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8页 |
引言 | 第8-15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8页 |
(二) 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8-9页 |
(三) 相关文献综述 | 第9-13页 |
(四) 研究价值 | 第13-14页 |
(五)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一、赫钦斯的高等教育思想 | 第15-22页 |
(一) 理论基础 | 第15-16页 |
1、哲学基础 | 第15页 |
2、人性论 | 第15-16页 |
(二) 大学理念 | 第16-22页 |
1、大学教育的方向:是灯塔而不是镜子 | 第16-18页 |
2、大学教育的目的:培养人性,使人成为人 | 第18-19页 |
3、大学教育的内容:通才教育 | 第19-22页 |
二、赫钦斯改革芝加哥大学的动力 | 第22-27页 |
(一) 美国高等教育的混乱与困境 | 第22-24页 |
(二) 形而上学的大学内在精神准则 | 第24-25页 |
(三) 芝加哥大学的文化传承 | 第25-27页 |
三、赫钦斯在芝加哥大学的改革实践 | 第27-35页 |
(一) 大学制度改革 | 第27-30页 |
1、改革管理制度,重视校长权威 | 第27-28页 |
2、改革学位制度,建立学院制 | 第28-29页 |
3、改革系科制度,促进跨学科教学和研究 | 第29-30页 |
(二) 改革课程模式,实施“芝加哥计划” | 第30-32页 |
(三) 重视教师素质,建立学者社区 | 第32-33页 |
1、保证教师收入,抵制外界诱惑 | 第32-33页 |
2、以学术优异为唯一标准聘用学者,构建最优秀的教师团队 | 第33页 |
(四) 注重科学研究,营造自由的学术氛围 | 第33-35页 |
四、赫钦斯改革芝加哥大学的影响与启示 | 第35-46页 |
(一) 赫钦斯改革芝加哥大学的影响 | 第35-37页 |
1、奠定了美国现代大学的两大基础:学术研究与通识教育 | 第35-36页 |
2、杜威对赫钦斯教育理念的批评 | 第36-37页 |
(二) 对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启示 | 第37-46页 |
1、大学校长的智慧 | 第37-38页 |
2、树立个性办学理念,注重通识教育 | 第38-40页 |
3、重视科学研究,坚持学术自由 | 第40-42页 |
4、重视对教师的培养和教育,建立一流教师团队 | 第42-43页 |
5、重视大学文化精神建设,使其成为改革的动力 | 第43-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后记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