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研究背景 | 第9-41页 |
1.1 引言 | 第9-11页 |
1.2 二芳基脯氨醇醚的背景介绍 | 第11-19页 |
1.2.1 二芳基脯氨醇醚能形成的中间体类型 | 第13-15页 |
1.2.2 二芳基脯氨醇醚催化的反应类型 | 第15-19页 |
1.3 硫脲的背景介绍 | 第19-40页 |
1.3.1 与硫脲形成氢键的阴离子 | 第21-26页 |
1.3.2 硫脲催化的反应类型 | 第26-40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二章 催化剂的设计与合成 | 第41-59页 |
2.1 引言 | 第41页 |
2.2 实验设计 | 第41-42页 |
2.2.1 催化剂的逆合成分析 | 第41-42页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2-47页 |
2.3.1 催化剂的合成 | 第42-47页 |
2.4 实验部分 | 第47-58页 |
2.4.1 实验仪器及试剂 | 第47-48页 |
2.4.2 催化剂的合成 | 第48-5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三章 二芳基脯氨醇醚硫脲类有机小分子催化剂在一般Michael加成反应中的应用 | 第59-79页 |
3.1 引言 | 第59页 |
3.2 实验设计 | 第59-60页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60-70页 |
3.3.1 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60-65页 |
3.3.2 底物扩展 | 第65-70页 |
3.4 实验部分 | 第70-77页 |
3.4.1 实验仪器及试剂 | 第70页 |
3.4.2 Michael加成反应的一般步骤 | 第70-71页 |
3.4.3 Michael加成产物的数据 | 第71-7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第四章 用不对称Michael加成反应合成唾液酸酶抑制剂达菲的关键中间体 | 第79-87页 |
4.1 引言 | 第79-80页 |
4.2 实验设计 | 第80-81页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81-83页 |
4.3.1 化合物g的合成 | 第81-82页 |
4.3.2 化合物h的合成 | 第82页 |
4.3.3 合成Tamiflu的关键中间体i的合成 | 第82-83页 |
4.4 实验部分 | 第83-85页 |
4.4.1 实验仪器及试剂 | 第83页 |
4.4.2 底物合成步骤 | 第83-85页 |
4.4.3 化合物i的合成步骤 | 第8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85-87页 |
第五章 硫脲和二芳基脯氨醇醚催化不对称Michael加成反应的机理研究 | 第87-93页 |
5.1 引言 | 第87-89页 |
5.2 实验设计 | 第89页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89-92页 |
5.4 实验部分 | 第92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92-93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93-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105页 |
附录 | 第105-167页 |
缩略语(Abbreviations) | 第167-169页 |
致谢 | 第169-171页 |
攻读硕士期间的成果 | 第1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