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人事管理论文

L镇行政事业单位员工激励机制创新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13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研究目的第10页
    1.3 本文研究基本框架第10-12页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第12-13页
第2章 员工激励相关理论第13-26页
    2.1 激励的基本概念第13-15页
    2.2 激励理论第15-19页
        2.2.1 内容型激励理论第15-16页
        2.2.2 过程型激励理论第16-18页
        2.2.3 综合型激励理论第18页
        2.2.4 现代的员工激励模式第18-19页
    2.3 激励机制的设计第19-21页
        2.3.1 激励机制设计的主要内容第19-20页
        2.3.2 激励机制设计的流程第20-21页
    2.4 政府部门员工激励机制与企业的不同之处第21-23页
        2.4.1 激励理念方面的不同之处第21-22页
        2.4.2 激励形式方面的不同之处第22页
        2.4.3 激励制度方面的不同之处第22-23页
    2.5 国内外的公务员激励机制第23-24页
        2.5.1 西方主要国家的公务员激励机制第23-24页
        2.5.2 我国公务员的激励机制第24页
    2.6 本章小结第24-26页
第3章 L镇行政事业单位员工激励机制现状与问题第26-40页
    3.1 郴州市苏仙区L镇简介第26-28页
        3.1.1 郴州市苏仙区L镇的基本情况第26-27页
        3.1.2 郴州市苏仙区L镇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基本情况第27-28页
    3.2 我国乡镇行政事业单位的基本情况第28-30页
    3.3 郴州市苏仙区L镇行政事业单位当前的员工激励机制第30-34页
        3.3.1 薪酬激励现状第30-32页
        3.3.2 晋升激励现状第32-33页
        3.3.3 培训激励现状第33页
        3.3.4 精神激励现状第33-34页
    3.4 郴州市苏仙区L镇行政事业单位的当前员工激励机制评价第34-39页
        3.4.1 当前员工激励机制存在问题和原因第34-37页
        3.4.2 与当前员工激励机制相关的其他问题第37-38页
        3.4.3 当前员工激励机制创新的必要性第38-39页
    3.5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4章 L镇行政事业单位员工激励机制创新体系构建第40-46页
    4.1 薪酬激励创新第40-42页
        4.1.1 薪酬激励创新原则第40页
        4.1.2 薪酬激励创新的具体路径第40-42页
    4.2 晋升激励创新第42-43页
        4.2.1 晋升激励创新原则第42页
        4.2.2 晋升激励创新的具体路径第42-43页
    4.3 培训激励创新第43-44页
    4.4 精神激励创新第44-45页
    4.5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5章 L镇行政事业单位员工激励机制创新实施的保障第46-52页
    5.1 完善薪酬激励制度第46-48页
        5.1.1 增强公平感第46-47页
        5.1.2 完善薪酬结构第47页
        5.1.3 优化绩效考核机制第47-48页
        5.1.4 加强负激励措施的监督作用第48页
    5.2 改革晋升激励制度第48-49页
        5.2.1 尽快执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职级与待遇挂钩制度第48页
        5.2.2 稳定和充实干部队伍第48-49页
        5.2.3 完善晋升通道第49页
    5.3 加强培训激励第49-50页
        5.3.1 完善培训机制第49页
        5.3.2 执行培训效果评估制度第49-50页
        5.3.3 增加培训投入第50页
    5.4 创新精神激励第50页
        5.4.1 提升员工精神激励第50页
        5.4.2 加强单位文化建设第50页
        5.4.3 树立典型模范的带头作用。第50页
    5.5 本章小结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54页
致谢第54-56页
个人简历、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南昌市城中村治理的研究
下一篇:慈善组织的税收优惠政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