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1 绪论 | 第11-24页 |
1.1 印染废水的来源与基本特性 | 第11-15页 |
1.1.1 印染废水的来源 | 第11-12页 |
1.1.2 常规印染废水的基本特性 | 第12页 |
1.1.3 碱减量废水的基本特性 | 第12-15页 |
1.2 常规印染废水处理方法概述 | 第15-18页 |
1.2.1 常规印染废水物化处理法 | 第15-17页 |
1.2.2 常规印染废水生物处理法 | 第17-18页 |
1.3 碱减量废水处理方法概述 | 第18-21页 |
1.3.1 碱减量废水物化处理法 | 第18-20页 |
1.3.2 碱减量废水生物处理法 | 第20-21页 |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21-24页 |
1.4.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21页 |
1.4.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1.4.3 课题来源 | 第22页 |
1.4.4 论文结构 | 第22页 |
1.4.5 技术路线 | 第22-24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4-33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4-26页 |
2.1.1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24页 |
2.1.2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24-25页 |
2.1.3 水质指标及有机物检测方法 | 第25-26页 |
2.2 溶解性有机物表征方法及原理 | 第26-29页 |
2.2.1 有机物浓度 | 第26-27页 |
2.2.2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 第27页 |
2.2.3 红外扫描 | 第27页 |
2.2.4 分子量分布 | 第27-28页 |
2.2.5 三维荧光光谱 | 第28页 |
2.2.6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第28页 |
2.2.7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 第28-29页 |
2.3 常规印染废水处理工艺简介及原水水质特性 | 第29-30页 |
2.3.1 物化-生物耦合常规印染废水处理工艺简介 | 第29-30页 |
2.3.2 常规印染废水取样点及原水水质特性 | 第30页 |
2.4 碱减量废水处理工艺简介及原水水质特性 | 第30-33页 |
2.4.1 多级物化-生物耦合碱减量废水工艺简介 | 第30-31页 |
2.4.2 碱减量废水取样点及原水水质特性 | 第31-33页 |
3 印染废水混合处理问题解析及分质处理模式构建 | 第33-39页 |
3.1 碱减量废水各指标浓度变化分析 | 第33-34页 |
3.2 混合处理各项指标变化分析 | 第34-35页 |
3.2.1 COD去除效果分析 | 第34页 |
3.2.2 出水NH_3-N、TP变化 | 第34页 |
3.2.3 pH沿程变化 | 第34-35页 |
3.3 印染废水混合处理问题解析 | 第35-36页 |
3.4 分质处理模式构建 | 第36-37页 |
3.5 效能及成本分析 | 第37-39页 |
4 物化-生物耦合常规印染废水处理特性研究 | 第39-50页 |
4.1 综合水质去除特性分析 | 第39-40页 |
4.1.1 COD去除特性分析 | 第39页 |
4.1.2 出水NH_3-N、TP变化 | 第39-40页 |
4.1.3 色度去除效果分析 | 第40页 |
4.2 处理过程中有机物迁移转化规律 | 第40-48页 |
4.2.1 紫外特性分析 | 第40-43页 |
4.2.2 有机物的荧光特性分析 | 第43-45页 |
4.2.3 有机物官能团分析 | 第45-46页 |
4.2.4 有机物分子量分布特征 | 第46-47页 |
4.2.5 多环芳烃(PAHs)沿程变化 | 第47-48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5 多级物化-生物耦合碱减量废水处理特性研究 | 第50-61页 |
5.1 综合水质去除特性分析 | 第50-52页 |
5.1.1 COD去除特性 | 第50-51页 |
5.1.2 DOC去除特性 | 第51页 |
5.1.3 特征污染物TA去除特性分析 | 第51-52页 |
5.2 碱减量废水处理过程中有机物迁移转化规律 | 第52-59页 |
5.2.1 有机物紫外特性分析 | 第52-54页 |
5.2.2 有机物荧光特性分析 | 第54-56页 |
5.2.3 有机物分子量分布特征 | 第56-57页 |
5.2.4 有机物红外特性分析 | 第57-59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6 结论与建议 | 第61-63页 |
6.1 结论 | 第61-62页 |
6.2 建议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2页 |
附录 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情况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