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季铵化改性木屑吸附材料制备及去除水中Cr(Ⅵ)的性能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22页
    1.1 课题来源、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0-11页
        1.1.1 课题来源第10页
        1.1.2 课题背景第10页
        1.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0-11页
    1.2 含铬废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第11-17页
        1.2.1 Cr(VI)的理化性质第11页
        1.2.2 Cr(VI)的环境危害第11-12页
        1.2.3 含铬废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第12-17页
    1.3 农林废弃物吸附材料的研究进展第17-19页
        1.3.1 农林废弃物在含铬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第17-18页
        1.3.2 农林废弃物吸附处理含铬废水的机理研究第18-19页
    1.4 改性纤维素吸附材料研究现状第19-20页
        1.4.1 木屑的性质及组成第19-20页
        1.4.2 木屑作为吸附材料在环境中的应用第20页
    1.5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0-22页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22-29页
    2.1 实验试剂与实验仪器第22-23页
        2.1.1 实验试剂第22页
        2.1.2 实验仪器第22-23页
    2.2 实验方法第23-29页
        2.2.1 季铵化改性木屑的制备方法第23-24页
        2.2.2 改性木屑最佳制备条件的选择依据第24页
        2.2.3 实验方法第24-27页
        2.2.4 木屑改性前后结构表征第27页
        2.2.5 水样分析方法第27-29页
第3章 季铵化改性木屑的制备及表征第29-39页
    3.1 引言第29页
    3.2 改性木屑制备条件优化第29-33页
        3.2.1 二乙烯三胺用量对改性效果的影响第29-30页
        3.2.2 三乙胺用量对改性效果的影响第30-31页
        3.2.3 接枝反应温度对改性效果的影响第31-32页
        3.2.4 接枝反应时间对改性效果的影响第32-33页
    3.3 改性木屑的表征第33-38页
        3.3.1 红外光谱测试及分析第33-34页
        3.3.2 表面形貌及元素分析第34-37页
        3.3.3 比表面积测试及分析第37-38页
    3.4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4章 改性木屑对水中 Cr(VI) 的吸附性能研究第39-49页
    4.1 引言第39页
    4.2 氨基改性木屑对水中 Cr(VI)的静态吸附性能研究第39-46页
        4.2.1 pH 值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第39-40页
        4.2.2 改性木屑投加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第40-41页
        4.2.3 吸附时间和温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第41-42页
        4.2.4 Cr(VI)初始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第42-43页
        4.2.5 木屑改性前后对 Cr(VI)吸附容量的对比第43-44页
        4.2.6 共存阴离子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第44-45页
        4.2.7 改性木屑的脱附再生性能研究第45-46页
    4.3 动态吸附实验第46页
    4.4 模拟实际水体实验第46-47页
    4.5 本章小结第47-49页
第5章 改性木屑对水中 Cr(VI) 的吸附机制探讨第49-59页
    5.1 引言第49页
    5.2 吸附热力学第49-53页
        5.2.1 吸附等温线模型分析第49-50页
        5.2.2 吸附等温线拟合第50-52页
        5.2.3 吸附热力学分析第52-53页
    5.3 吸附动力学第53-57页
        5.3.1 吸附动力学模型分析第53-55页
        5.3.2 动力学模型拟合第55-57页
    5.4 机理探讨第57-58页
    5.5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结论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64-66页
致谢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地下渗滤系统运行参数优化与强化脱氮研究
下一篇:马铃薯肠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