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寓言故事教学研究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绪论 | 第9-22页 |
一、选题缘起 | 第9-11页 |
(一)寓言故事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 第9-10页 |
(二)寓言故事教学文体特征不明显 | 第10-11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一)对教师教学的意义 | 第11-12页 |
(二)对学生学习的意义 | 第12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一)寓言故事的教育价值研究 | 第12-13页 |
(二)小学语文教科书寓言故事选编分析 | 第13-14页 |
(三)小学语文寓言故事的教学研究 | 第14-16页 |
四、概念界定 | 第16-20页 |
(一)寓言故事 | 第16-19页 |
(二)寓言故事教学 | 第19-20页 |
五、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一)文本分析法 | 第20页 |
(二)访谈法 | 第20-21页 |
(三)非参与式观察 | 第21-22页 |
第一章 小学语文寓言故事选编分析 | 第22-33页 |
一、寓言故事选文总体分析 | 第22-26页 |
(一)选文多分布在中低段 | 第22-23页 |
(二)选文类型多样 | 第23-26页 |
二、寓言故事选文特征分析 | 第26-33页 |
(一)文字运用简洁明快 | 第27页 |
(二)艺术形象鲜活灵动 | 第27-29页 |
(三)寓意哲理多元深刻 | 第29-32页 |
(四)童话式寓言生动形象 | 第32-33页 |
第二章 小学语文寓言故事教学课例分析 | 第33-41页 |
一、《乌鸦喝水》课例分析 | 第33-36页 |
(一)词句训练中体现故事简洁 | 第35页 |
(二)朗读训练中品味艺术形象 | 第35页 |
(三)寓意引导不够 | 第35-36页 |
二、《狐假虎威》课例分析 | 第36-38页 |
(一)表演中感受语言生动形象 | 第37页 |
(二)寓意理解不透彻 | 第37-38页 |
三、寓言两则《亡羊补牢》《南辕北辙》课例分析 | 第38-41页 |
(一)朗读指导中感受人物性格 | 第39-40页 |
(二)比较阅读中品味寓言特点 | 第40-41页 |
第三章 小学语文寓言故事教学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41-52页 |
一、寓言故事教学的问题分析 | 第41-48页 |
(一)教学内容扩展不充分 | 第41-43页 |
(二)故事寓意揭示不合理 | 第43-47页 |
(三)教学过程模式化 | 第47-48页 |
二、小学语文寓言故事教学问题原因分析 | 第48-52页 |
(一)文本解读不深入 | 第49页 |
(二)教学定位偏差 | 第49-50页 |
(三)方法意识淡薄 | 第50-52页 |
第四章 小学语文寓言故事教学的建议 | 第52-65页 |
一、加强寓言故事的认知 | 第52-54页 |
(一)丰富历史文化知识 | 第52-53页 |
(二)增加文学修养 | 第53页 |
(三)提高教学指导能力 | 第53-54页 |
二、语言文字运用 | 第54-56页 |
(一)运用直观,理解词义 | 第54-55页 |
(二)把握整体,复述故事 | 第55-56页 |
三、艺术形象感知 | 第56-60页 |
(一)在朗读中感悟艺术形象 | 第57-59页 |
(二)在交流中发展逻辑思维 | 第59-60页 |
四、故事寓意揭示 | 第60-63页 |
(一)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寓意 | 第60-61页 |
(二)聚焦关键词领会寓意 | 第61-62页 |
(三)思维发散中得出寓意 | 第62-63页 |
五、深入挖掘教学资源 | 第63-65页 |
(一)立足历史背景,挖掘文本内涵 | 第63页 |
(二)补充原文材料,感悟古文的魅力 | 第63-64页 |
(三)扩展阅读指导,增加阅读量 | 第64-65页 |
结语 | 第65-66页 |
注释 | 第66-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附录一 小学语文教科书寓言故事选文列表 | 第72-75页 |
附录二 课堂观察记录表及课堂简录 | 第75-82页 |
附录三 小学语文寓言故事教学访谈提纲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