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蒸汽动力工程论文--蒸汽锅炉论文--锅炉构造论文--锅炉的自动调节及控制装置论文

基于ARM平台的工业锅炉汽包水位控制装置研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第1章 绪论第14-20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实用价值第14页
    1.2 锅炉系统第14-16页
    1.3 国内外发展现状第16-17页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第17-20页
        1.4.1 主要研究内容第17-18页
        1.4.2 论文结构第18-20页
第2章 锅炉汽包水位动态特性研究与控制方法分析第20-28页
    2.1 锅炉汽包水位系统简介第20-21页
    2.2 锅炉汽包水位的动态特性分析第21-24页
        2.2.1 汽包水位在给水流量扰动下的动态特性第22页
        2.2.2 汽包水位在蒸汽流量扰动下的动态特性第22-24页
    2.3 锅炉汽包水位的控制方式第24-27页
        2.3.1 单冲量汽包水位控制方式第24-25页
        2.3.2 双冲量汽包水位控制方式第25-26页
        2.3.3 汽包水位三冲量控制方式第26-27页
        2.3.4 锅炉汽包水位常用控制方式比较第27页
    2.4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3章 锅炉汽包水位智能控制器的设计第28-37页
    3.1 模糊PID控制理论介绍第28-30页
        3.1.1 PID控制理论基础第28-29页
        3.1.2 模糊控制理论简介第29页
        3.1.3 模糊PID控制原理简介第29-30页
    3.2 汽包水位自适应模糊PID控制器的设计第30-34页
        3.2.1 模糊PID控制器的结构设计第30-31页
        3.2.2 模糊PID控制器的论域选择和参数确定第31页
        3.2.3 模糊控制规则库的设计第31-33页
        3.2.4 模糊推理及去模糊化第33-34页
    3.3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模糊PID控制器优化第34-36页
        3.3.1 模糊PID控制器优化方法的确定第34页
        3.3.2 粒子群优化算法第34-35页
        3.3.3 粒子群算法优化模糊PID控制器的参数第35-36页
    3.4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4章 基于智能控制器的锅炉汽包水位控制系统仿真第37-47页
    4.1 基于模糊PID控制器的汽包水位控制系统仿真第37-43页
        4.1.1 模糊PID控制系统仿真第37-40页
        4.1.2 锅炉汽包水位控制系统的仿真第40-43页
    4.2 粒子群优化模糊PID控制器的汽包水位控制系统仿真第43-46页
        4.2.1 粒子群算法优化模糊PID控制器参数第43-45页
        4.2.2 锅炉汽包水位控制系统的仿真第45-46页
    4.3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5章 基于ARM平台的锅炉汽包水位控制系统硬件设计第47-61页
    5.1 锅炉汽包水位控制系统的硬件总体设计方案第47-48页
    5.2 关键器件选型第48-53页
        5.2.1 流量传感器的选取第48-49页
        5.2.2 液位计的选取第49页
        5.2.3 执行器的选取第49-50页
        5.2.4 ARM处理器的选取第50-52页
        5.2.5 A/D选型第52页
        5.2.6 D/A选型第52-53页
    5.3 开发板硬件电路的介绍第53-57页
        5.3.1 开发板核心电路介绍第53-55页
        5.3.2 主要接.电路的介绍第55-57页
    5.4 扩展电路的设计第57-60页
        5.4.1 D/A电路第57-58页
        5.4.2 V/I转换电路第58-59页
        5.4.3 I/V转换电路第59-60页
    5.5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6章 基于嵌入式Linux的锅炉汽包水位控制系统软件开发第61-81页
    6.1 锅炉汽包水位控制系统的软件总体设计方案第61页
    6.2 嵌入式Linux开发环境搭建第61-64页
        6.2.1 嵌入式Linux系统开发流程第61-63页
        6.2.2 目标板上安装Linux操作系统第63页
        6.2.3 建立交叉编译工具链第63-64页
    6.3 汽包水位控制系统设备驱动程序设计第64-69页
        6.3.1 A/D驱动程序设计第64-66页
        6.3.2 D/A驱动程序设计第66-67页
        6.3.3 驱动程序加载第67-69页
    6.4 锅炉汽包水位系统的控制程序设计第69-73页
        6.4.1 汽包水位控制系统主程序第69-70页
        6.4.2 汽包水位控制系统定时子程序第70-73页
    6.5 基于Qt/Embedded构建锅炉汽包水位系统的用户界面第73-80页
        6.5.1 嵌入式图形用户界面(GUI)的选择第73-74页
        6.5.2 Qt/Embedded编程机制的介绍第74-75页
        6.5.3 构建Qt/Embedded图形开发环境第75-77页
        6.5.4 Qt/Embedded图形界面的设计第77-80页
    6.6 本章小结第80-81页
第7章 系统调试第81-85页
    7.1 锅炉启动控制装置的调试第81-83页
    7.2 锅炉汽包水位控制系统的调试第83-84页
    7.3 本章小结第84-85页
总结与展望第85-87页
    本文总结第85-86页
    展望第86-87页
参考文献第87-90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0-91页
致谢第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核电站驱动机构性能测试软件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低排放燃烧室参数化反应器网络模型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