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机械零件及传动装置论文--机械传动机构论文--啮合传动论文--齿轮及齿轮传动论文

基于接触特性的面齿轮传动动力学特性分析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1-18页
    1.1 课题来源及其研究价值第11页
    1.2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第11-17页
        1.2.1 齿轮动力学研究进展第11-14页
        1.2.2 面齿轮传动研究进展第14-16页
        1.2.3 面齿轮分岔与混沌等动力学特性研究概况第16-17页
    1.3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7页
    1.4 本章小结第17-18页
2 面齿轮啮合特征参数分析及建模第18-28页
    2.1 前言第18页
    2.2 面齿轮齿面方程第18-22页
        2.2.1 面齿轮加工坐标系建立第18-19页
        2.2.2 面齿轮齿面方程推导第19-22页
    2.3 面齿轮齿宽限制条件的确定第22-24页
    2.4 面齿轮齿面接触轨迹求解第24-26页
    2.5 面齿轮时变啮合特征参数求解第26-27页
    2.6 本章小结第27-28页
3 面齿轮单自由度扭转振动动力学模型的建立第28-41页
    3.1 前言第28页
    3.2 齿轮传动动力学分析模型的分类第28-29页
    3.3 齿轮传动系统的动态激励第29-33页
        3.3.1 齿轮传动系统的刚度激励第29-31页
        3.3.2 齿轮传动系统的误差激励第31页
        3.3.3 齿轮传动系统的啮合冲击激励第31-33页
    3.4 面齿轮传动系统动力学模型的特性第33页
    3.5 面齿轮传动系统综合啮合刚度的确定第33-37页
        3.5.1 面齿轮综合啮合刚度求解方法的确定第33-35页
        3.5.2 面齿轮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建立第35-36页
        3.5.3 面齿轮综合啮合刚度分析第36-37页
    3.6 面齿轮单自由度扭-振动力学模型的建立第37-40页
        3.6.1 面齿轮单点啮合物理模型的建立第37-38页
        3.6.2 面齿轮单自由度扭-振模型的动力学方程推导第38-40页
    3.7 本章小结第40-41页
4 面齿轮单自由度扭转振动动力学特性分析第41-58页
    4.1 前言第41页
    4.2 非线性动力学基本概念第41-42页
        4.2.1 分岔理论第41-42页
        4.2.2 混沌理论第42页
    4.3 面齿轮扭转振动的分岔与混沌动力学特性分析第42-49页
        4.3.1 面齿轮传动系统动力学方程求解方法第42-43页
        4.3.2 面齿轮扭转振动的分岔与混沌动力学特性分析第43-49页
    4.4 面齿轮传动系统动力学响应的动力稳定性分析第49-54页
        4.4.1 面齿轮动力学响应的Floquet稳定性第49-52页
        4.4.2 面齿轮动力学响应的李雅普诺夫指数分析第52-54页
    4.5 方向旋转半径和传递误差对动力学特性的影响第54-57页
        4.5.1 方向旋转半径对动力学特性的影响第54-56页
        4.5.2 传递误差激励对动力学特性的影响第56-57页
    4.6 本章小结第57-58页
5 面齿轮多自由度耦合振动动力学特性分析第58-88页
    5.1 前言第58页
    5.2 面齿轮平移-扭转耦合振动动力学特性分析第58-68页
        5.2.1 面齿轮平移-扭转耦合振动分析模型建立第58-62页
        5.2.2 啮合刚度对面齿轮平移-扭转耦合振动特性的影响第62-68页
    5.3 面齿轮平移-扭转-摆动耦合振动动力学特性分析第68-87页
        5.3.1 面齿轮平移-扭转-摆动耦合振动模型建立第68-71页
        5.3.2 面齿轮平移-扭转-摆动耦合振动的分岔与混沌特性分析第71-75页
        5.3.3 负载对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影响第75-81页
        5.3.4 齿侧间隙对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影响第81-87页
    5.4 本章小结第87-88页
6 面齿轮接触区域检测与动态传递误差测试第88-96页
    6.1 前言第88页
    6.2 实验方案第88-91页
        6.2.1 面齿轮传动副实验参数第88-89页
        6.2.2 实验平台介绍及测试系统第89-90页
        6.2.3 传递误差的定义和计算第90-91页
        6.2.4 实验目的与流程第91页
    6.3 实验步骤第91-93页
    6.4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93-95页
        6.4.1 接触区域检测第93-94页
        6.4.2 动态传递误差测试第94-95页
    6.5 本章小结第95-96页
7 总结与展望第96-99页
    7.1 论文总结第96-97页
    7.2 论文创新点第97-98页
    7.3 论文后续研究展望第98-99页
参考文献第99-105页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第105-106页
致谢第106页

论文共10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视觉导航小型无人机自主着陆控制策略研究与应用
下一篇:金属橡胶密封件泄漏率分析及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