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桥梁施工论文--施工技术论文

客运专线跨铁路连续梁平转法施工力学特性分析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6页
    1.1 前言第11-12页
    1.2 国内外桥梁转体施工发展概述第12-14页
    1.3 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与内容第14-16页
第2章 郑徐客专连续梁转体设计及施工控制第16-37页
    2.1 工程概况第16-17页
    2.2 转体系统设计第17-21页
        2.2.1 转体牵引系统第17-19页
        2.2.2 助推系统第19页
        2.2.3 限位及微调系统第19-21页
    2.3 称重试验设计第21-29页
        2.3.1 悬臂浇筑连续梁称重设计第22-24页
        2.3.2 满堂支架现浇梁称重设计第24-25页
        2.3.3 称重计算第25-27页
        2.3.4 配重计算第27-29页
    2.4 转体结构施工控制第29-33页
        2.4.1 下承台施工控制第30-31页
        2.4.2 球铰及滑道施工控制第31-32页
        2.4.3 上转盘施工控制第32-33页
    2.5 转体过程施工控制第33-36页
        2.5.1 转体准备第34页
        2.5.2 桥梁试转第34-35页
        2.5.3 转体精确定位与锁定第35-36页
    2.6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3章 有限元模型建立第37-49页
    3.1 有限元理论第37-39页
    3.2 施工过程有限元模型建立第39-41页
    3.3 ANSYS 转体模型建立第41-45页
        3.3.1 球铰仿真单元介绍第42页
        3.3.2 ANSYS 接触分析第42-43页
        3.3.3 球铰有限元模型建立过程第43-45页
    3.4 转动 T 构整体模型建立第45-48页
        3.4.1 T 构仿真单元介绍第45-47页
        3.4.2 T 构有限元模型建立第47-48页
    3.5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4章 郑徐客专主梁转体施工受力分析第49-65页
    4.1 主梁施工过程分析第49-53页
        4.1.1 关键施工阶段主梁挠度分析第49-51页
        4.1.2 合拢顺序对主梁挠度和应力的影响第51-53页
    4.2 转体配重下主梁挠度分析第53-56页
        4.2.1 配重前主梁挠度分析第53页
        4.2.2 配重后主梁挠度分析第53-54页
        4.2.3 不平衡力矩下主梁应力及挠度分析第54-56页
    4.3 转体过程主梁应力控制第56-61页
        4.3.1 匀速转动阶段主梁应力分析第56-57页
        4.3.2 加速转动阶段主梁应力分析第57-61页
    4.4 风荷载作用下 T 构稳定性分析第61-64页
        4.4.1 T 构抗倾覆稳定性分析第61页
        4.4.2 横桥向稳定性分析第61-63页
        4.4.3 顺桥向稳定性分析第63页
        4.4.4 不对称加载分析第63-64页
    4.5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5章 转体球铰有限元分析第65-86页
    5.1 理论分析计算第65-74页
    5.2 工程实例设计第74-75页
    5.3 球铰节点应力计算结果第75-85页
        5.3.1 接触分析球铰节点应力分布第75-77页
        5.3.2 整体分析球铰节点应力分布第77-79页
        5.3.3 有限元分析和理论分析对比第79-80页
        5.3.4 不平衡力矩作用下球铰节点应力分析第80-83页
        5.3.5 整体分析模型球铰应力对比第83-85页
    5.4 本章小结第85-86页
第6章 结论及展望第86-88页
    6.1 本文主要结论第86-87页
    6.2 展望第87-88页
致谢第88-89页
参考文献第89-91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公共交通可达性优化模型及评价研究
下一篇:硫酸盐渍土路基盐胀防治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