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法中的激励制度探究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引言 | 第10-11页 |
| 第一章 环境保护激励制度及其产生与发展 | 第11-18页 |
| 第一节 环境保护激励制度 | 第11-14页 |
| 一、 环境保护激励制度的内涵 | 第11-13页 |
| 二、 环境保护激励制度的特性 | 第13-14页 |
| 第二节 环境保护激励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 第14-18页 |
| 一、 环境保护激励制度的产生 | 第14-15页 |
| 二、 我国环境保护激励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 第15-18页 |
| 第二章 我国环境法中激励制度的种类 | 第18-48页 |
| 第一节 经济性激励制度 | 第19-46页 |
| 一、 财政资金扶植措施 | 第19-21页 |
| 二、 政府投资措施 | 第21-24页 |
| 三、 政府绿色采购措施 | 第24-27页 |
| 四、 表彰奖励措施 | 第27-29页 |
| 五、 税收激励措施 | 第29-31页 |
| 六、 绿色信贷支持措施 | 第31-34页 |
| 七、 价格激励措施 | 第34-36页 |
| 八、 绿色标志认证措施 | 第36-40页 |
| 九、 优先准入措施 | 第40-42页 |
| 十、 市场营造措施 | 第42-46页 |
| 第二节 非经济性激励制度 | 第46-48页 |
| 一、 宣传教育措施 | 第46-47页 |
| 二、 信息技术服务措施 | 第47-48页 |
| 第三章 我国环境保护激励制度的完善 | 第48-62页 |
| 第一节 我国环境保护激励制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48-53页 |
| 一、 激励措施的使用范围普遍较窄 | 第48-49页 |
| 二、 正向激励措施与相对应的负向措施配合不足 | 第49-50页 |
| 三、 激励制度在执行和程序上的欠缺 | 第50-51页 |
| 四、 缺乏对配套措施的规定 | 第51-52页 |
| 五、 激励措施实施的环境不好 | 第52-53页 |
| 第二节 完善我国环境保护激励制度的建议 | 第53-62页 |
| 一、 进一步加大激励措施的使用范围 | 第53-55页 |
| 二、 加强正向激励措施与负向措施的配合使用 | 第55页 |
| 三、 加快完善有关执行程序方面的规定 | 第55-56页 |
| 四、 完善相关配套措施的立法 | 第56-59页 |
| 五、 为激励措施的实施构建良好的外部环境 | 第59页 |
| 六、 加强非经济性激励措施的应用 | 第59-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 致谢 | 第65页 |
| 个人简历 | 第65页 |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