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鲁北电厂热电联产项目经济效益后评价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9-14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第10-12页
        1.2.1 国内外项目后评价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第10-11页
        1.2.2 国内外集中供热及热电联产项目发展第11-12页
    1.3 论文研究内容第12-14页
第2章 电厂热电联产项目经济效益后评价理论第14-22页
    2.1 经济效益后评价含义第14页
    2.2 财务后评价第14-18页
        2.2.1 投资及资金筹措第14页
        2.2.2 收入和成本第14页
        2.2.3 财务比率分析第14-17页
        2.2.4 盈亏平衡分析第17页
        2.2.5 敏感性分析第17-18页
        2.2.6 EVA分析第18页
    2.3 综合评价方法第18-21页
        2.3.1 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第18页
        2.3.2 G1法和理想点法第18-21页
    2.4 本章小结第21-22页
第3章 鲁北热电联产项目概况第22-28页
    3.1 项目介绍第22-26页
        3.1.1 项目简况第22页
        3.1.2 建设规模第22-23页
        3.1.3 建厂条件第23-24页
        3.1.4 主要参建单位第24页
        3.1.5 项目建设必要性第24-26页
        3.1.6 开竣工时间第26页
    3.2 项目总投资第26-27页
    3.3 项目运行及效益现状第27页
    3.4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4章 鲁北热电联产项目经济效益分析第28-53页
    4.1 经济效益分析基础数据第28-31页
        4.1.1 机组建设资金使用概述第28-29页
        4.1.2 经济效益分析基础数据第29-31页
    4.2 成本费用分析第31-40页
        4.2.1 成本费用基础数据概述第31-32页
        4.2.2 分年成本费用组成结构分析第32-35页
        4.2.3 单项成本费用变化分析第35-39页
        4.2.4 成本费用综合分析第39-40页
    4.3 财务效益分析第40-48页
        4.3.1 经营效益主要指标数据处理及设定第40-41页
        4.3.2 盈利能力分析第41-43页
        4.3.3 偿债能力分析第43-46页
        4.3.4 营运能力分析第46-47页
        4.3.5 发展能力分析第47-48页
    4.4 盈亏平衡分析第48-49页
    4.5 敏感性分析第49-50页
    4.6 EVA分析第50-52页
    4.7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5章 鲁北热电联产项目经济效益综合评价第53-61页
    5.1 基于FAHP法综合评价模型的鲁北经济效益后评价第53-58页
    5.2 基于G1和理想点法的热电联产项目经济效益对比后评价第58-60页
        5.2.1 数据的选取及处理第58页
        5.2.2 确定各指标权重值第58-59页
        5.2.3 正、负理想点的确定第59页
        5.2.4 评价结果第59-60页
    5.3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61-63页
    6.1 结论第61-62页
    6.2 展望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第66-68页
致谢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关于预防断路器分合闸线圈烧毁的可行性研究
下一篇: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规划风险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