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和存在问题 | 第11-15页 |
1.2.1 植被生态需水量的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1.2.2 土壤水分遥感反演的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1.2.3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15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第17-25页 |
2.1 研究区概况 | 第17页 |
2.2 数据收集与整理 | 第17-18页 |
2.2.1 气象数据收集与整理 | 第17-18页 |
2.2.2 遥感影像和数字高程图像的收集下载 | 第18页 |
2.3 研究方法 | 第18-25页 |
2.3.1 植被生态需水的计算方法 | 第18-19页 |
2.3.2 参考作物腾发量 ET0的确定 | 第19-20页 |
2.3.3 植被系数 Kc的确定 | 第20-22页 |
2.3.4 植被面积 Ap的确定 | 第22-23页 |
2.3.5 土壤水分限制系数 Ks的确定 | 第23页 |
2.3.6 植被生态缺水的计算方法 | 第23-25页 |
第三章 黑河流域参考作物腾发量及其空间分布 | 第25-31页 |
3.1 典型水文代表年选取 | 第25-26页 |
3.1.1 黑河流域水文代表年的选择 | 第25页 |
3.1.2 各气象站水文代表年 | 第25-26页 |
3.2 参考作物腾发量时空分布规律研究 | 第26-29页 |
3.2.1 参考作物腾发量年内变化规律 | 第26-27页 |
3.2.2 参考作物腾发量年际变化规律 | 第27-29页 |
3.3 小结 | 第29-31页 |
第四章 植被系数、植被面积与土壤水分限制系数的确定 | 第31-43页 |
4.1 植被系数 Kc | 第31-37页 |
4.1.1 黑河流域植被类型概况 | 第31页 |
4.1.2 植被生长阶段划分 | 第31-32页 |
4.1.3 植被系数的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32-37页 |
4.2 植被面积 Ap | 第37-39页 |
4.3 土壤水分限制系数 Ks | 第39-42页 |
4.4 小结 | 第42-43页 |
第五章 黑河流域植被生态需水量与生态缺水量的空间分析 | 第43-62页 |
5.1 植被蒸散量 | 第43-52页 |
5.1.1 各类植被不同生长阶段蒸散量 | 第43-48页 |
5.1.2 各类植被全生育期蒸散量 | 第48-52页 |
5.2 植被生态需水量 | 第52-54页 |
5.3 丰、平、枯代表年有效降雨量 | 第54-55页 |
5.4 植被生态缺水定额 | 第55-60页 |
5.5 植被生态缺水量 | 第60-61页 |
5.6 小结 | 第61-62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2-64页 |
6.1 结论 | 第62-63页 |
6.2 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作者简介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