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实物期权的企业并购定价博弈分析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1-16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1-13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第13-16页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4.2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4.3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第2章 基于实物期权的企业并购定价的特征分析 | 第18-24页 |
2.1 并购定价所涉及的实物期权类型及特点 | 第18-21页 |
2.1.1 实物期权类型 | 第18-20页 |
2.1.2 实物期权特点 | 第20-21页 |
2.2 并购活动的实物期权特征分析 | 第21-22页 |
2.2.1 并购时机具有灵活性 | 第21页 |
2.2.2 并购中标的资产价格具有波动性 | 第21-22页 |
2.2.3 并购的风险与收益具有不对称性 | 第22页 |
2.3 并购价格谈判的博弈特征分析 | 第22-23页 |
2.3.1 信息不对称分析 | 第22页 |
2.3.2 竞争性分析 | 第22-23页 |
2.3.3 出价次序分析 | 第2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3章 基于实物期权的并购定价模型的构建 | 第24-34页 |
3.1 模型的基本假设 | 第24页 |
3.2 并购价格的构成要素 | 第24-29页 |
3.2.1 目标企业的实体价值 | 第24-26页 |
3.2.2 协同效应产生的溢价价值 | 第26-29页 |
3.3 基于实物期权的并购定价模型的建立 | 第29-30页 |
3.4 基于实物期权的并购定价模型的优劣势分析 | 第30-33页 |
3.4.1 并购定价模型的优势 | 第30-32页 |
3.4.2 并购定价模型的劣势 | 第32-3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4章 基于实物期权的企业并购的均衡价格分析 | 第34-41页 |
4.1 完全信息情况下的并购定价博弈 | 第34-36页 |
4.1.1 谈判假设 | 第34-35页 |
4.1.2 并购均衡价格的确定 | 第35-36页 |
4.2 不完全信息情况下的并购定价博弈 | 第36-40页 |
4.2.1 谈判假设 | 第36-37页 |
4.2.2 并购均衡价格的确定 | 第37-40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5章 基于实物期权的并购定价案例分析 | 第41-48页 |
5.1 并购双方背景介绍 | 第41-42页 |
5.2 并购过程及动因分析 | 第42-43页 |
5.3 并购价格评估 | 第43-46页 |
5.3.1 目标企业的实体价值评估 | 第43-44页 |
5.3.2 协同效应产生的溢价价值评估 | 第44-46页 |
5.4 博弈的均衡价格分析 | 第46-47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