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公安工作论文--治安工作论文--公共秩序管理论文

高校应对学生群体性事件的对策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10-19页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2页
        1. 研究背景第10页
        2. 研究意义第10-12页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2-17页
        1. 国外研究综述第12-15页
        2. 国内研究综述第15-17页
    (三)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第17页
        1. 研究思路第17页
        2. 研究内容第17页
    (四) 本文研究方法与创新第17-19页
        1. 研究方法第17-18页
        2. 本文的创新点第18-19页
一、 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的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第19-30页
    (一) 集群行为与群体性事件第19-21页
        1. 集群行为的内涵第19-20页
        2. 群体性事件的概念界定第20-21页
    (二) 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第21-26页
        1. 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的概念第21-22页
        2. 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的类型第22-24页
        3. 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的特征第24-26页
    (三) 研究的理论基础第26-30页
        1. 危机管理理论第26-28页
        2. 刚性制约与柔性制约第28-30页
二、 高校应对学生群体性事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30-37页
    (一) 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的形成因素第30-31页
        1. 环境条件第30页
        2. 结构性压力第30页
        3. 直接诱因第30-31页
        4. 行动动员第31页
        5. 相似的情感特征第31页
        6. 社会控制能力第31页
    (二) 高校应对学生群体性事件存在的问题第31-33页
        1. 高校领导思想上缺乏重视第31-32页
        2. 高校缺乏应急管理策略第32页
        3. 高校预防管理体系不完善第32页
        4. 高校处置过程中信息管理失当第32-33页
        5. 高校善后处置工作不到位第33页
    (三) 高校应对学生群体性事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3-37页
        1. 高校管理思想和制度僵化是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第33-34页
        2. 高校预防工作忽视是导致处置方式不利的基本原因第34-35页
        3. 高校信息管理滞后是处置失误的重要原因第35-36页
        4. 高校事后处置工作缺失是事件复发的主要原因第36-37页
三、 国外高校应对学生群体性事件的经验及启示第37-40页
    (一) 美国高校危机管理的经验第37-38页
    (二) 日本高校危机管理的经验第38页
    (三) 国外高校危机管理经验对我国的启示第38-40页
        1. 坚持预防为主第38-39页
        2. 建立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第39页
        3. 培养专业应急人员第39-40页
四、 高校应对学生群体性事件的对策第40-50页
    (一) 建立高校应对学生群体性事件的预警防范机制第40-42页
        1. 建立预防教育机制,进行教育预防第40-41页
        2. 疏通宣泄渠道,建立利益表达机制第41-42页
        3. 及时回应需求,建立信息反馈机制第42页
    (二) 建全高校应对学生群体性事件的应急控制机制第42-44页
        1. 建立高校一把手负责制,成立应急管理小组第42-43页
        2. 采取冷处理对话法,防止事态升级第43-44页
        3. 构建应急预案,因事施策第44页
    (三) 完善高校应对学生群体性事件善后处置机制第44-45页
        1. 落实责任追究,恢复正常教学秩序第45页
        2. 注重善后工作,防止事件复发第45页
    (四) 充分发挥高校辅导员的独特作用第45-48页
        1. 培养辅导员应对群体性事件的能力和素质第46-47页
        2. 发挥辅导员的个人威信第47页
        3. 配合各部门迅速平息事件第47-48页
        4. 日常生活中重视学生的利益诉求第48页
    (五) 合理运用学生非正式组织第48-50页
        1. 高校无形管理和关注非正式组织,第48-49页
        2. 同非正式组织中的权威领导人建立良好的关系第49页
        3. 通过非正式组织收集学生各种利益诉求第49-50页
结论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54-55页
致谢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激情犯罪研究
下一篇:论个人信息犯罪的原因与控制--以犯罪经济学为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