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证券范围概述 | 第10-15页 |
一、 证券含义的多角度解读 | 第10-11页 |
(一) 语义上的证券含义 | 第10页 |
(二) 学理上的证券含义 | 第10-11页 |
二、 证券法之“证券”与有价证券、资本证券的关系 | 第11-13页 |
三、 证券立法确定证券范围之路径选择及其价值取向分析 | 第13-15页 |
(一) 证券立法确定证券范围之路径选择 | 第13-14页 |
(二) 证券范围确定之价值取向分析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我国证券立法确定的证券范围 | 第15-22页 |
一、 新旧《证券法》对证券范围规定的演变 | 第15-18页 |
(一) 1998 年《证券法》关于证券范围的规定 | 第15-17页 |
(二) 2005 年新修订的《证券法》对证券范围的扩展 | 第17-18页 |
二、 现行证券立法确定的证券范围之缺陷性分析 | 第18-22页 |
(一) 对投资者保护力度不够 | 第18-19页 |
(二) 不能满足市场正常投融资需求 | 第19-20页 |
(三) 不利于实现资本市场的功能型监管 | 第20-22页 |
第三章 美国证券立法确定的证券范围 | 第22-32页 |
一、 成文法之规定 | 第22-24页 |
(一) 1933 年《证券法》 | 第22页 |
(二) 1934 年《证券交易法》 | 第22-24页 |
二、 判例法之解释 | 第24-30页 |
(一) “投资合同”的构成及判定标准 | 第24-28页 |
(二) “家族相似”标准的引入 | 第28-30页 |
三、 小结 | 第30-32页 |
第四章 中美证券范围“宽”与“窄”之成因分析 | 第32-39页 |
一、 基于立法哲学的考察 | 第32-36页 |
(一) 立法与司法结合的紧密程度之不同 | 第32-34页 |
(二) 立法理念的比较 | 第34-36页 |
二、 基于立法背景的考察 | 第36-39页 |
(一) 证券市场发展程度的不同 | 第36-37页 |
(二) 金融危机的影响 | 第37-39页 |
第五章 证券范围的发展趋势及我国的选择 | 第39-47页 |
一、 证券范围的发展趋势 | 第39-42页 |
(一) 立法理念的新趋势 | 第39-40页 |
(二) 证券市场的新实践 | 第40-42页 |
二、 本土化之立法选择 | 第42-47页 |
(一) 进一步扩大证券范围 | 第42-43页 |
(二) 投资合同的引入 | 第43-44页 |
(三) 引入“实质性标准”判定证券种类 | 第44-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