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插图索引 | 第9-10页 |
附表索引 | 第10-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选题依据 | 第11-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2-18页 |
1.2.1 国外研究概况 | 第12-14页 |
1.2.2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4-18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8-20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1.4 创新之处 | 第20-21页 |
第2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现状分析 | 第21-29页 |
2.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成效 | 第21-22页 |
2.1.1 “三观”总体积极向上 | 第21-22页 |
2.1.2 政治上趋于成熟理性 | 第22页 |
2.1.3 主流道德意识健康良好 | 第22页 |
2.2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2-24页 |
2.2.1 价值观趋向多元化 | 第23页 |
2.2.2 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 | 第23-24页 |
2.3 影响和制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原因分析 | 第24-26页 |
2.3.1 合力意识不强 | 第24页 |
2.3.2 信息反馈不顺 | 第24-25页 |
2.3.3 各层次教育不协调 | 第25页 |
2.3.4 环境建设不优 | 第25-26页 |
2.4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机理分析 | 第26-29页 |
2.4.1 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要素分析 | 第26-27页 |
2.4.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分析 | 第27-29页 |
第3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评价与检测 | 第29-41页 |
3.1 实效性评价 | 第29-36页 |
3.1.1 评价的原则 | 第29-30页 |
3.1.2 评价的指标体系 | 第30-31页 |
3.1.3 评价的方法 | 第31-36页 |
3.2 案例:实效性检测 | 第36-41页 |
3.2.1 教师及家长意见反馈 | 第36-37页 |
3.2.2 学生对评价的认识 | 第37-39页 |
3.2.3 调查结果分析 | 第39-41页 |
第4章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思考 | 第41-46页 |
4.1 树立系统意识 | 第41页 |
4.2 明确系统目标 | 第41页 |
4.3 注重组织管理 | 第41-42页 |
4.4 重视系统环境建设 | 第42-44页 |
4.5 加强制度建设 | 第44页 |
4.6 加强考评体系建设 | 第44页 |
4.7 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意识 | 第44-46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0-51页 |
附录B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情况调查问卷 | 第51-57页 |
附录C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体系评价指标权重确定调查问卷 | 第57-60页 |
附录D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调查问卷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