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成本法在X钢铁企业的应用
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1 绪论 | 第8-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9-13页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9-10页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1.3.3 研究述评 | 第12-13页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3-16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4.3 研究的重点、难点 | 第14-15页 |
1.4.4 可能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2 作业成本法的理论概述 | 第16-24页 |
2.1 作业成本法涵义 | 第16-17页 |
2.2 相关概念 | 第17-19页 |
2.2.1 资源 | 第17页 |
2.2.2 作业 | 第17-18页 |
2.2.3 成本库 | 第18页 |
2.2.4 成本动因 | 第18-19页 |
2.2.5 作业链与价值链 | 第19页 |
2.3 与传统成本方法的不同 | 第19-21页 |
2.3.1 对间接费用的定义不同 | 第19-20页 |
2.3.2 提供信息的准确性不同 | 第20页 |
2.3.3 在生产和质量管理方面不同 | 第20页 |
2.3.4 成本分配的依据不同 | 第20页 |
2.3.5 适用范围不同 | 第20-21页 |
2.4 作业成本法的优势 | 第21-22页 |
2.4.1 成本核算内容增加 | 第21页 |
2.4.2 成本信息更加准确和真实 | 第21-22页 |
2.4.3 成本控制更加有效率 | 第22页 |
2.4.4 业绩评价体系更加科学 | 第22页 |
2.5 作业成本法计算步骤 | 第22-24页 |
3 X企业成本管理现状分析 | 第24-32页 |
3.1 X企业概况 | 第24页 |
3.2 生产流程 | 第24-25页 |
3.3 生产特点 | 第25-26页 |
3.4 成本管理现状 | 第26-28页 |
3.5 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28-29页 |
3.5.1 成本信息失真 | 第28-29页 |
3.5.2 缺乏成本差异分析 | 第29页 |
3.5.3 成本否决过于刚性化 | 第29页 |
3.5.4 成本管理理念过于陈旧 | 第29页 |
3.6 在X企业实施作业成本法的可行性 | 第29-30页 |
3.7 在X企业实施作业成本法的必要性 | 第30-32页 |
4 X企业作业成本法应用分析 | 第32-45页 |
4.1 作业成本法设计原则 | 第32-33页 |
4.1.1 作业成本法使用目标 | 第32页 |
4.1.2 X企业作业成本法需要核算的要素 | 第32-33页 |
4.1.3 作业成本法构建原则 | 第33页 |
4.2 X企业作业成本法的前期工作 | 第33-35页 |
4.2.1 工厂的选择 | 第33-34页 |
4.2.2 确定核算成本内容 | 第34页 |
4.2.3 明确实施范围 | 第34-35页 |
4.3 X企业的作业成本法核算 | 第35-40页 |
4.3.1 X企业作业成本法体系 | 第35页 |
4.3.2 X企业作业成本法计算步骤 | 第35-40页 |
4.4 与传统核算方法的差异分析 | 第40-42页 |
4.4.1 产品成本与盈利水平差异 | 第40-42页 |
4.4.2 差异分析 | 第42页 |
4.5 作业增值性分析 | 第42-43页 |
4.6 作业成本法在第三炼钢厂的实施效果 | 第43-45页 |
5 X企业作业成本分析小结及建议 | 第45-49页 |
5.1 分析小结 | 第45-46页 |
5.2 针对X企业存在问题提出建议 | 第46-47页 |
5.2.1 调整企业产品定位 | 第46页 |
5.2.2 增加企业成本差异分析 | 第46页 |
5.2.3 科学制定业绩考核体系 | 第46-47页 |
5.2.4 普及作业成本管理理念 | 第47页 |
5.3 X企业实施作业成本法应注意的问题 | 第47-49页 |
6 结论 | 第49-52页 |
6.1 基本观点 | 第49-50页 |
6.2 不足与展望 | 第50-52页 |
6.2.1 不足 | 第50页 |
6.2.2 展望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致谢 | 第56-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