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4 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 | 第13-14页 |
1.5 文章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概念综述 | 第15-17页 |
2.1 信息安全基本概念简介 | 第15页 |
2.1.1 信息的概念 | 第15页 |
2.1.2 信息安全管理的意义 | 第15页 |
2.2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研究的相关理论依据 | 第15-17页 |
2.2.1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ISO/IEC27001系列要求 | 第15-16页 |
2.2.2 信息应用系统安全等级保护 | 第16页 |
2.2.3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 | 第16-17页 |
第3章 Z公司信息安全管理现状 | 第17-23页 |
3.1 Z公司简介 | 第17-20页 |
3.1.1 产业板块 | 第17-18页 |
3.1.2 十大核心技术 | 第18-19页 |
3.1.3 售后服务 | 第19-20页 |
3.2 Z公司信息化建设情况 | 第20-21页 |
3.3 Z公司信息安全管理现状 | 第21-2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4章 Z公司信息安全管理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3-40页 |
4.1 信息安全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第23-26页 |
4.1.1 信息安全组织分工不明确 | 第23页 |
4.1.2 缺乏信息资产分类管理 | 第23页 |
4.1.3 信息安全管理控制措施不完善 | 第23-25页 |
4.1.4 信息安全技术管制措施不严格 | 第25页 |
4.1.5 核心业务信息应用系统存在安全漏洞风险 | 第25-26页 |
4.2 Z公司信息安全管理调研分析 | 第26-37页 |
4.2.1 现状调研目的 | 第26-27页 |
4.2.2 调研方式 | 第27-37页 |
4.3 Z公司信息安全管理原因分析 | 第37-38页 |
4.3.1 公司层面对信息安全重视程度不够 | 第37页 |
4.3.2 管理制度流于形式 | 第37-38页 |
4.3.3 人员安全管理职责脱节 | 第38页 |
4.3.4 技术保障措施形同虚设 | 第3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5章 加强Z公司信息安全管理的措施 | 第40-53页 |
5.1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 第41-45页 |
5.1.1 等级保护与ISO/IEC27001标准融合 | 第42页 |
5.1.2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文件架构设计 | 第42-43页 |
5.1.3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制度架构设计 | 第43-44页 |
5.1.4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与IT运维体系的融合 | 第44-45页 |
5.2 信息安全技术体系建设 | 第45-49页 |
5.2.1 物理安全策略 | 第45-46页 |
5.2.2 网络与主机安全策略 | 第46-47页 |
5.2.3 应用安全策略 | 第47页 |
5.2.4 终端安全策略 | 第47-48页 |
5.2.5 病毒管理策略 | 第48页 |
5.2.6 身份认证策略 | 第48页 |
5.2.7 用户授权与访问控制策略 | 第48页 |
5.2.8 数据加密策略 | 第48页 |
5.2.9 数据备份与灾难恢复 | 第48-49页 |
5.3 安全运营保障体系建设 | 第49-52页 |
5.3.1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 | 第49-50页 |
5.3.2 信息安全监控预警 | 第50页 |
5.3.3 信息安全事件管理 | 第50-51页 |
5.3.4 应急响应恢复 | 第51页 |
5.3.5 信息安全培训与考核 | 第51-5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6章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作者简历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