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1页 |
1.1 引言 | 第9页 |
1.2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0-19页 |
1.3.1 大型斜拉桥索塔的结构型式的发展动态 | 第10-13页 |
1.3.2 施工过程中大悬臂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发展动态评述 | 第13-14页 |
1.3.3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温度应力研究及控制技术研究动态 | 第14-16页 |
1.3.4 与本课题相关的结构多尺度仿真分析研究动态 | 第16-17页 |
1.3.5 与本课题相关的大型混凝土结构的损伤断裂研究进展评述 | 第17-18页 |
1.3.6 与本课题相关的学科研究方向存在的不足点评述 | 第18-19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9-20页 |
1.5 本文研究的关键点及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第2章 新型钻石型桥塔施工方法及要点概述 | 第21-35页 |
2.1 引言 | 第21页 |
2.2 工程概况 | 第21-26页 |
2.2.1 桥塔的结构形式 | 第21-22页 |
2.2.2 桥塔的施工方法概述 | 第22-26页 |
2.2.3 桥塔施工重难点 | 第26页 |
2.3 施工要点概述 | 第26-34页 |
2.3.1 模板施工 | 第26-27页 |
2.3.2 支架施工 | 第27-29页 |
2.3.3 下横梁临时预应力施工 | 第29-30页 |
2.3.4 中上塔柱各节段施工 | 第30-34页 |
2.4 小结 | 第34-35页 |
第3章 下塔柱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控技术研究 | 第35-61页 |
3.1 引言 | 第35页 |
3.2 热传导基本理论 | 第35-40页 |
3.2.1 热传导基本方程的建立 | 第35-37页 |
3.2.2 瞬态传热问题的有限元一般格式 | 第37-38页 |
3.2.3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有限元计算方法 | 第38-39页 |
3.2.4 水管冷却问题有限单元法计算 | 第39-40页 |
3.3 下塔柱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模拟 | 第40-50页 |
3.3.1 下塔柱结构资料 | 第40-41页 |
3.3.2 分析参数的选取 | 第41-44页 |
3.3.3 温度场分析 | 第44-47页 |
3.3.4 应力场分析 | 第47-50页 |
3.4 现场施工监测 | 第50-51页 |
3.4.1 监测的目的 | 第50页 |
3.4.2 传感器的布置 | 第50-51页 |
3.4.3 实测数据与模拟数据对比 | 第51页 |
3.5 基于ANSYS的水管冷却模拟 | 第51-57页 |
3.5.1 现有模拟方法存在的问题 | 第51-52页 |
3.5.2 模拟方法的改进 | 第52页 |
3.5.3 算例验证 | 第52-54页 |
3.5.4 下塔柱模型中的应用 | 第54-57页 |
3.6 下横梁施工中的温控新方法 | 第57-60页 |
3.7 小结 | 第60-61页 |
第4章 中塔柱主动横撑施工技术研究 | 第61-71页 |
4.1 引言 | 第61页 |
4.2 中塔柱主动横撑设计 | 第61-62页 |
4.2.1 主动横撑位置的确定原则 | 第61页 |
4.2.2 主动横撑顶推力的确定原则 | 第61-62页 |
4.3 主动横撑的施工与有限元模拟 | 第62-69页 |
4.3.1 主动横撑的布置方案 | 第62-64页 |
4.3.2 施工过程的有限元模拟 | 第64-66页 |
4.3.3 主动横撑施工 | 第66-68页 |
4.3.4 应力监测对比分析 | 第68-69页 |
4.4 现场主动横撑施工关键工艺研究 | 第69-70页 |
4.5 小结 | 第70-71页 |
第5章 含初始裂缝的索塔下横梁失效模式研究 | 第71-87页 |
5.1 引言 | 第71页 |
5.2 断裂力学基本理论 | 第71-74页 |
5.2.1 裂缝类型 | 第71-72页 |
5.2.2 断裂性能研究 | 第72-73页 |
5.2.3 断裂判别准则 | 第73-74页 |
5.3 基于ANSYS初始缺陷的实现 | 第74-76页 |
5.4 含初始裂缝的多尺度模型模拟 | 第76-85页 |
5.4.1 多尺度单元连接 | 第76-78页 |
5.4.2 多尺度索塔模型模拟 | 第78-80页 |
5.4.3 含初始裂缝的索塔多尺度模拟 | 第80-82页 |
5.4.4 初始裂缝分析结果 | 第82-85页 |
5.5 小结 | 第85-87页 |
结论和展望 | 第87-89页 |
1 本文完成的主要内容 | 第87-88页 |
2 展望 | 第88-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5页 |
致谢 | 第95-96页 |
学术成果目录 | 第96-97页 |
附录 | 第97-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