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调制无线通信系统传输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页 |
1.2 高效调制的界定及发展历程 | 第9-11页 |
1.2.1 技术界定 | 第9-10页 |
1.2.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1.3 数字对讲机发展现状 | 第11页 |
1.4 无线信道 | 第11-12页 |
1.5 论文主要内容和组织结构 | 第12-13页 |
第二章 高效调制解调原理 | 第13-25页 |
2.1 EBPSK调制 | 第13-15页 |
2.1.1 原理 | 第13页 |
2.1.2 调制参数及频谱分析 | 第13-15页 |
2.2 MPPSK调制 | 第15-17页 |
2.2.1 统一表达式 | 第15-16页 |
2.2.2 信号频谱特性 | 第16-17页 |
2.3 冲击滤波器 | 第17-19页 |
2.3.1 原理 | 第17-18页 |
2.3.2 特性 | 第18-19页 |
2.4 解调方式 | 第19-21页 |
2.4.1 EBPSK接收机 | 第19-20页 |
2.4.2 MPPSK接收机 | 第20-21页 |
2.5 AWGN信道高效调制系统解调性能 | 第21-23页 |
2.5.1 EBPSK解调性能 | 第21-22页 |
2.5.2 MPPSK解调性能 | 第22-23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3-25页 |
第三章 基于高效调制的数字对讲机系统 | 第25-37页 |
3.1 数字对讲机概述 | 第25页 |
3.2 DMR数字对讲机系统 | 第25-31页 |
3.2.1 发射机系统 | 第26-29页 |
3.2.2 接收机系统 | 第29-31页 |
3.3 基于MPPSK调制的数字对讲机系统 | 第31-34页 |
3.3.1 发射机系统 | 第31-32页 |
3.3.2 接收机系统 | 第32-34页 |
3.4 MPPSK数字对讲机系统性能 | 第34-36页 |
3.4.1 码元速率 | 第34-35页 |
3.4.2 带宽 | 第35页 |
3.4.3 系统解调性能 | 第35-3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高效调制系统的抗多径衰落方法研究 | 第37-65页 |
4.1 多径衰落信道 | 第37-39页 |
4.1.1 时间扩展性 | 第38页 |
4.1.2 时变性 | 第38-39页 |
4.2 时间选择性 | 第39-48页 |
4.2.1 自动增益控制系统 | 第41-42页 |
4.2.2 自适应的跟踪判决门限 | 第42-43页 |
4.2.3 插值估计衰落因子算法 | 第43-46页 |
4.2.4 插值估计判决门限算法 | 第46-48页 |
4.3 频率选择性 | 第48-53页 |
4.3.1 抗多径性能 | 第48-50页 |
4.3.2 基于冲击滤波特性的信道估计 | 第50-51页 |
4.3.3 基于广义互相关函数的信道估计及改进 | 第51-53页 |
4.4 频域均衡 | 第53-57页 |
4.4.1 迫零均衡 | 第54-55页 |
4.4.2 MMSE均衡 | 第55-56页 |
4.4.3 最大比合并均衡和等增益合并 | 第56-57页 |
4.5 MPPSK数字对讲机的抗多径衰落研究 | 第57-63页 |
4.5.1 系统性能 | 第58-59页 |
4.5.2 抗多径衰落算法 | 第59-60页 |
4.5.3 时延估计算法 | 第60-62页 |
4.5.4 仿真分析 | 第62-63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第五章 高效调制的频谱缝隙通信 | 第65-77页 |
5.1 频谱缝隙通信 | 第65页 |
5.2 MPPSK数字对讲机的“插空”传输 | 第65-68页 |
5.2.1 初步分析 | 第66-67页 |
5.2.2 MPPSK的“码率域滤波” | 第67页 |
5.2.3 接收机系统 | 第67-68页 |
5.3 MPPSK对讲机性能仿真分析 | 第68-75页 |
5.3.1 同频干扰 | 第69-70页 |
5.3.2 近邻频干扰和甚远邻干扰并存 | 第70-73页 |
5.3.3 远邻频干扰 | 第73-75页 |
5.4 DMR对讲机性能仿真分析 | 第75-7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7-79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77-78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5页 |
作者简介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