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播淫秽物品犯罪若干问题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6页 |
一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1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三 研究的方法 | 第13-14页 |
四 本文结构框架 | 第14-16页 |
第一章 淫秽物品与传播行为 | 第16-22页 |
第一节 淫秽物品 | 第16-19页 |
一 淫秽的含义 | 第16-18页 |
二 淫秽物品是否可以包含“电子信息” | 第18-19页 |
第二节 传播行为 | 第19-22页 |
一 传播行为的范围性 | 第19-20页 |
二 传播行为的公然性 | 第20-22页 |
第二章 网络传播淫秽物品犯罪的主体义务与责任 | 第22-30页 |
第一节 IAP的义务与刑事责任 | 第22-24页 |
一 IAP主体的义务 | 第22-23页 |
二 IAP的刑事责任 | 第23-24页 |
第二节 ICP的义务与刑事责任 | 第24-26页 |
一 ICP主体的义务 | 第24-25页 |
二 ICP的刑事责任 | 第25-26页 |
第三节 IPP的义务与刑事责任 | 第26-30页 |
一 IPP主体的义务 | 第26-27页 |
二 IPP的刑事责任 | 第27-30页 |
第三章 网络传播淫秽物品犯罪的司法认定 | 第30-40页 |
第一节 片面共犯与帮助犯的认定 | 第30-32页 |
一 片面共犯的认定 | 第30-31页 |
二 帮助犯的认定 | 第31-32页 |
第二节 犯罪形态的认定 | 第32-36页 |
一 犯罪既遂与未遂的认定 | 第32-34页 |
二 犯罪中止的认定 | 第34-36页 |
第三节 犯罪的管辖问题 | 第36-40页 |
一 犯罪结果地的认定 | 第37-38页 |
二 犯罪行为地的认定 | 第38-40页 |
第四章 网络传播淫秽物品犯罪的应然走向 | 第40-44页 |
第一节 完善刑事立法 | 第40-42页 |
一 扩大入罪的范围 | 第40-41页 |
二 增设罚金刑 | 第41页 |
三 加强未成年人的保护 | 第41-42页 |
第二节 加强国际间的合作 | 第42-44页 |
一 建立国际间统一标准 | 第42-43页 |
二 引进国际网络警察制度 | 第43-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个人简历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