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输配电技术论文--电力网论文

台州临海临港新城20kV电压等级应用的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9-13页
    1.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0-11页
        1.2.1 国内20kV电压等级研究第10页
        1.2.2 国外20kV电压等级研究第10-11页
    1.3 课题研究内容第11-13页
第2章 理论计算第13-25页
    2.1 20kV配电网主要元件等值参数的计算依据第13-15页
        2.1.1 电容电流计算方法第13页
        2.1.2 架空导线与绝缘导线第13-14页
        2.1.3 电缆第14页
        2.1.4 消弧线圈及接地变压器第14-15页
    2.2 20kV配电网主要元件的电气参数计算第15页
        2.2.1 北洋变分支导线类型和长度第15页
        2.2.2 医化变分支导线类型和长度第15页
    2.3 电容电流的统计与预测第15-20页
        2.3.1 北洋变与医化变电容电流统计第16-17页
        2.3.2 电容电流4年后值预测第17-18页
        2.3.3 有关电容电流实测方法的说明第18-20页
    2.4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分析第20-21页
        2.4.1 参考标准第20页
        2.4.2 接地变及消弧线圈容量计算第20-21页
        2.4.3 补偿效果预测第21页
    2.5 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分析第21-23页
    2.6 小结第23-25页
第3章 软件仿真第25-42页
    3.1 软件介绍第25页
    3.2 模型建立第25-29页
        3.2.1 电源模块第25页
        3.2.2 主变压器模块第25-26页
        3.2.3 接地变压器模块第26页
        3.2.4 线路模块第26页
        3.2.5 故障模块第26页
        3.2.6 测量模块第26页
        3.2.7 北洋变与医化变一次简图仿真模型第26-27页
        3.2.8 仿真模型及其参数设置第27-29页
        3.2.9 仿真数据采集和故障设置第29页
    3.3 消弧线圈接地方式仿真数据统计第29-33页
    3.4 小电阻接地方式仿真数据统计第33-37页
    3.5 消弧线圈接地方式下故障选线与数据处理第37-40页
        3.5.1 选线判据的构造第37页
        3.5.2 仿真与数据分析第37-40页
    3.6 小结第40-42页
第4章 中性点灵活接地方式方案第42-53页
    4.1 中性点灵活接地方案的可行性研究第42-43页
    4.2 中性点灵活接地方案第43-50页
        4.2.1 中性点灵活接地方式的工作状态第43-44页
        4.2.2 故障判据和并联小电阻投切时间t_(op)的确定第44页
        4.2.3 电网相关设备的选取第44-50页
    4.3 主变短时并列运行的可行性分析第50-51页
    4.4 中性点灵活接地方式的经济性分析第51-52页
        4.4.1 直接经济效益第51页
        4.4.2 间接经济效益第51-52页
    4.5 小结第52-53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5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58-5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第59-60页
致谢第60-61页
附录第61-63页
作者简介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黑土区不同灌溉量对土壤水分动态和大豆产量的影响
下一篇:萧山东部电网无功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