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水利工程论文--水利枢纽、水工建筑物论文--取水、引水工程论文

引嘉入汉调水工程调蓄方案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9-19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2 相关研究进展第10-15页
        1.2.1 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进展第10-14页
        1.2.2 调蓄水库在跨流域调水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第14-15页
    1.3 研究存在问题第15-16页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6-17页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第17-19页
2 研究区水资源及供水系统分析第19-31页
    2.1 研究区概况第19-21页
        2.1.1 嘉陵江流域(略阳以上)第19页
        2.1.2 汉江流域(黄金峡以上)第19-20页
        2.1.3 关中受水区第20-21页
    2.2 研究区水资源现状第21-24页
        2.2.1 嘉陵江流域(略阳以上)第21-22页
        2.2.2 汉江流域(黄金峡以上)第22-23页
        2.2.3 关中受水区第23-24页
    2.3 研究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第24-26页
        2.3.1 嘉陵江流域(略阳以上)第24页
        2.3.2 汉江流域(黄金峡以上)第24-25页
        2.3.3 关中受水区第25-26页
    2.4 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6-27页
        2.4.1 水资源空间配置不均衡第26页
        2.4.2 水安全保障压力大第26-27页
        2.4.3 水资源供需矛盾持续增强第27页
    2.5 供水系统结构第27-29页
    2.6 本章小结第29-31页
3 引嘉入汉工程供需边界及调蓄必要性分析第31-43页
    3.1 引嘉入汉工程概况第31-33页
    3.2 引嘉入汉工程调水区可调水量分析第33-39页
        3.2.1 调水原则第33-34页
        3.2.2 调水断面可调水量分析第34-38页
        3.2.3 调水隧洞工程约束下的可调水量分析第38-39页
    3.3 引嘉入汉工程受水区需求分析第39-40页
    3.4 调蓄必要性分析第40-42页
    3.5 本章小结第42-43页
4 于复杂水资源系统时变耦合模型的调蓄方案研究第43-73页
    4.1 复杂水资源系统理论第43-45页
        4.1.1 复杂水资源系统内涵第43页
        4.1.2 复杂水资源系统特点第43-45页
    4.2 复杂水资源系统时变耦合模型第45-49页
        4.2.1 变量设置第46页
        4.2.2 目标函数第46-47页
        4.2.3 约束条件第47-48页
        4.2.4 模型参数确定第48-49页
        4.2.5 模型求解第49页
    4.3 基于时变耦合模型的引嘉入汉工程调蓄方案分析第49-71页
        4.3.1 边界控制情景设置第49-50页
        4.3.2 调蓄方案分析第50-68页
        4.3.3 调蓄影响分析第68-71页
    4.4 本章小结第71-73页
5 引嘉入汉工程调蓄方案优选第73-85页
    5.1 多目标决策相关理论第73-74页
    5.2 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第74-77页
        5.2.1 指标体系建立的基本原则第74-75页
        5.2.2 指标体系构建方法第75页
        5.2.3 构建指标体系第75-77页
    5.3 多目标模糊优选群决策模型构建第77-81页
        5.3.1 多目标模糊优选模型第77-79页
        5.3.2 二元比较法计算指标权重第79-80页
        5.3.3 决策者权重计算第80-81页
    5.4 基于多目标模糊优选模型的引嘉入汉工程调蓄方案优选第81-84页
        5.4.1 确立评价指标体系第81-82页
        5.4.2 多目标模糊优选群决策模型实例应用第82-84页
        5.4.3 推荐最优方案第84页
    5.5 本章小结第84-85页
6 结论与展望第85-87页
    6.1 结论第85-86页
    6.2 展望第86-87页
致谢第87-89页
参考文献第89-95页
附录第95页
    附录A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5页
    附录B 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第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事故场景分析的调水工程输水隧洞风险评估方法研究
下一篇:三峡水库调度对干支流水体层化结构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