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基础医学论文

跨膜转录因子Nrf1翻译后修饰加工致使多种亚型产生的分子机制

中文摘要第3-5页
英文摘要第5-7页
缩略词第12-14页
1 绪论第14-50页
    1.1 立题依据与意义第14-16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48页
        1.2.1 Nrf1的发现第16-17页
        1.2.2 Nrf1的亚型及特征第17-19页
        1.2.3 Nrf1的分子结构及其功能第19-26页
        1.2.4 Nrf1调控的下游基因第26-30页
        1.2.5 Nrf1的转录、翻译后加工修饰与调控第30-38页
        1.2.6 Nrf1的生理学功能第38-44页
        1.2.7 Nrf1参与的信号通路第44-46页
        1.2.8 Nrf1与Nrf2的差异第46-48页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第48-49页
        1.3.1 研究目的第48页
        1.3.2 研究内容第48-49页
    1.4 创新之处第49页
    1.5 技术路线第49-50页
2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50-72页
    2.1 实验材料第50-57页
        2.1.1 实验细胞株第50页
        2.1.2 实验仪器第50-52页
        2.1.3 实验试剂第52-54页
        2.1.4 抗体第54-55页
        2.1.5 实验中主要试剂配制第55-57页
        2.1.6 引物设计第57页
    2.2 实验方法第57-72页
        2.2.1 细胞复苏、培养、传代、种板和冻存第57-58页
        2.2.2 细胞总RNA提取第58-59页
        2.2.3 反转录与实时荧光定量PCR第59-61页
        2.2.4 感受态制备第61页
        2.2.5 质粒构建第61-65页
        2.2.6 DNA片段纯化回收第65页
        2.2.7 质粒转化、扩增、提取第65-66页
        2.2.8 质粒、siRNA转染第66-67页
        2.2.9 Cas9敲除细胞株构建第67页
        2.2.10 蛋白提取与处理第67页
        2.2.11 BCA蛋白定量第67-68页
        2.2.12 蛋白样品准备第68页
        2.2.13 氧化还原处理蛋白样品第68-69页
        2.2.14 免疫印迹第69-70页
        2.2.15 双荧光报告基因活性检测第70-71页
        2.2.16 数据统计与分析第71-72页
3 Nrf1蛋白质N端加工的发现第72-80页
    3.1 引言第72页
    3.2 实验材料第72-73页
    3.3 实验结果第73-77页
        3.3.1 AD1结构域对Nrf1蛋白质加工的影响第73-75页
        3.3.2 NTD结构域对Nrf1蛋白质加工的影响第75-77页
    3.4 讨论第77-78页
    3.5 小结第78-80页
4 UBL结构域介导Nrf1 N端加工第80-98页
    4.1 引言第80页
    4.2 实验材料第80-81页
    4.3 实验结果第81-96页
        4.3.1 UBL结构域的预测第81-83页
        4.3.2 N端电荷状态决定Nrf1的跨膜结构第83-85页
        4.3.3 N端加工小肽的发现第85-92页
        4.3.4 UBL结构域控制12.5 kDa小肽的产生第92-96页
    4.4 讨论第96-97页
    4.5 小结第97-98页
5 影响Nrf1 N端12.5 kDa小肽加工的因素第98-114页
    5.1 引言第98页
    5.2 实验材料第98-99页
    5.3 实验结果第99-112页
        5.3.1 Nrf1的N端加工依赖于内质网第99-101页
        5.3.2 p97对Nrf1 N端翻转的影响第101-102页
        5.3.3 蛋白酶体、泛素化修饰对N端12.5 kDa小肽加工产生的影响第102-108页
        5.3.4 UBL蛋白对Nrf1 N端加工产生12.5 kDa小肽第108-110页
        5.3.5 氧化还原状态与pH改变对Nrf1加工与聚集的影响第110-112页
    5.4 讨论第112-113页
    5.5 小结第113-114页
6 跨膜拓扑结构调控N298的选择性加工过程第114-126页
    6.1 引言第114页
    6.2 实验材料第114-115页
    6.3 实验结果第115-122页
        6.3.1 p97、DDI-1、泛素化修饰在NTD、N298翻译后加工中的关系第115-117页
        6.3.2 Gal4D-N298的跨膜拓扑结构调控第117-120页
        6.3.3 N298-Gal4D-VP16的跨膜拓扑结构调控第120-122页
    6.4 讨论第122-124页
    6.5 小结第124-126页
7 内源性Nrf1蛋白特性的鉴定第126-142页
    7.1 引言第126-128页
    7.2 实验材料第128页
    7.3 实验结果第128-138页
        7.3.1 PAGE胶中Nrf1的分子量大小鉴定第128-131页
        7.3.2 内源性Nrf1主要亚型对蛋白酶体抑制剂的剂量依赖性第131-136页
        7.3.3 内源性Nrf1主要亚型对蛋白酶体抑制剂时间上的依赖性第136-138页
    7.4 讨论第138-139页
    7.5 小结第139-142页
8 内源性Nrf1翻译后修饰加工机制第142-164页
    8.1 引言第142页
    8.2 实验材料第142-143页
    8.3 实验结果第143-161页
        8.3.1 p97对内源性Nrf1主要亚型的影响第143-147页
        8.3.2 糖基化修饰对内源性Nrf1主要亚型的影响第147-151页
        8.3.3 泛素化修饰对内源性Nrf1主要亚型的影响第151-154页
        8.3.4 DDI对内源性Nrf1主要亚型的影响第154-157页
        8.3.5 Nrf1、Nrf2在高低浓度蛋白酶体抑制剂刺激条件下的作用第157-159页
        8.3.6 蛋白酶体抑制剂导致内质网应激第159-161页
    8.4 讨论第161-162页
    8.5 小结第162-164页
9 结论与展望第164-168页
    9.1 主要结论第164-166页
    9.2 课题后续工作展望第166-168页
致谢第168-170页
参考文献第170-184页
附录第184页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184页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项目情况第184页

论文共1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家蚕卵子发生过程中基因表达调控的动态模式
下一篇:凹凸面基底上HUVEC生长行为的研究及其在血管生成模型构建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