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1.1.2 问题提出 | 第11页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4 创新之处与研究框架 | 第14-16页 |
1.4.1 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1.4.2 研究框架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第16-32页 |
2.1 工业园区的相关研究综述 | 第16-22页 |
2.1.1 工业园区的内涵 | 第16-18页 |
2.1.2 工业园区发展现状与问题 | 第18-19页 |
2.1.3 工业园区绿色发展实现模式 | 第19-22页 |
2.2 绿色创新理论研究综述 | 第22-28页 |
2.2.1 绿色创新理论的概述 | 第22-25页 |
2.2.2 绿色创新的影响因素 | 第25-26页 |
2.2.3 绿色创新系统的运行机理 | 第26-28页 |
2.3 社会网络理论研究综述 | 第28-32页 |
2.3.1 社会网络理论的概述 | 第28-30页 |
2.3.2 社会网络分析的应用 | 第30-31页 |
2.3.3 社会网络与创新绩效 | 第31-32页 |
第三章 工业园区绿色创新系统的理论模型构建与分析 | 第32-43页 |
3.1 工业园区绿色创新系统的内涵与特征 | 第32-35页 |
3.1.1 工业园区绿色创新系统的内涵 | 第32-34页 |
3.1.2 工业园区绿色创新系统的特征 | 第34-35页 |
3.2 工业园区绿色创新系统的创新主体及其合作动因 | 第35-36页 |
3.2.1 工业园区绿色创新系统的创新主体 | 第35页 |
3.2.2 工业园区绿色创新系统创新主体的合作动因 | 第35-36页 |
3.3 工业园区绿色创新系统的构成与功能 | 第36-40页 |
3.3.1 核心运作系统 | 第37-38页 |
3.3.2 辅助支持系统 | 第38-39页 |
3.3.3 外围环境系统 | 第39-40页 |
3.4 工业园区绿色创新系统的理论模型构建 | 第40-41页 |
3.5 工业园区绿色创新系统的创新主体合作模式 | 第41-43页 |
第四章 LJ园区绿色创新系统的社会网络分析 | 第43-58页 |
4.1 案例概况 | 第43-44页 |
4.2 图谱绘制 | 第44-51页 |
4.2.1 数据搜集的内容 | 第44-48页 |
4.2.2 可视化图谱的生成 | 第48-51页 |
4.3 结果分析 | 第51-58页 |
4.3.1 LJ园区绿色创新系统的社会网络分析 | 第51-56页 |
4.3.2 LJ园区绿色创新系统社会网络分析结果的拓展分析 | 第56-58页 |
第五章 工业园区绿色创新系统的推进机制构建 | 第58-63页 |
5.1 基于产业链接的协同共生联动机制构建 | 第58-59页 |
5.2 基于动态能力的核心企业培育机制构建 | 第59-60页 |
5.3 基于供需匹配的产学研创新对接机制构建 | 第60-61页 |
5.4 基于信息交流的服务平台共享机制构建 | 第61-63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63-66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63-64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6页 |
附录 | 第76-79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