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1.2.1 普通钢管混凝土柱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2 自密实微膨胀混凝土 | 第14-15页 |
1.2.3 钢管自密实微膨胀混凝土柱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第2章 矩形钢管与自密实微膨胀混凝土的协同工作机制研究 | 第17-33页 |
2.1 引言 | 第17页 |
2.2 矩形钢管自密实微膨胀混凝土柱推出试验设计 | 第17-20页 |
2.2.1 构件准备 | 第17-19页 |
2.2.2 材性试验 | 第19-20页 |
2.3 矩形钢管自密实微膨胀混凝土柱推出试验装置 | 第20-21页 |
2.4 矩形钢管自密实微膨胀混凝土柱推出试验结果 | 第21-23页 |
2.4.1 试验现象 | 第21-22页 |
2.4.2 测量结果 | 第22-23页 |
2.5 矩形钢管自密实微膨胀混凝土柱推出试验分析 | 第23-32页 |
2.5.1 粘结应力分布 | 第23-25页 |
2.5.2 影响因素分析 | 第25-27页 |
2.5.3 界面平均极限粘结强度公式推导 | 第27-29页 |
2.5.4 粘结-滑移模型公式推导 | 第29-32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3章 基于界面损伤的矩形钢管混凝土柱轴压性能研究 | 第33-48页 |
3.1 引言 | 第33页 |
3.2 矩形钢管自密实微膨胀混凝土柱轴压试验设计 | 第33-36页 |
3.2.1 构件准备 | 第33页 |
3.2.2 试验结果 | 第33-36页 |
3.3 矩形钢管自密实微膨胀混凝土柱轴压试验分析 | 第36-37页 |
3.3.1 荷载-位移曲线 | 第36页 |
3.3.2 荷载-应变曲线 | 第36-37页 |
3.4 界面无损伤普通钢管混凝土柱数值分析 | 第37-44页 |
3.4.1 材料属性 | 第37-39页 |
3.4.2 单元类型及网格划分 | 第39页 |
3.4.3 接触设置 | 第39-40页 |
3.4.4 边界条件 | 第40页 |
3.4.5 接触压力对比分析 | 第40-44页 |
3.5 矩形钢管自密实微膨胀混凝土柱轴压承载力分析 | 第44-47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4章 矩形钢管自密实微膨胀混凝土柱偏压性能研究 | 第48-73页 |
4.1 引言 | 第48页 |
4.2 矩形钢管自密实微膨胀混凝土柱偏压试验设计 | 第48-50页 |
4.2.1 构件准备 | 第48-49页 |
4.2.2 试验装置和试验步骤 | 第49-50页 |
4.3 矩形钢管自密实微膨胀混凝土柱偏压试验分析 | 第50-61页 |
4.3.1 破坏形态 | 第50-51页 |
4.3.2 荷载-纵向位移曲线 | 第51-53页 |
4.3.3 侧向挠度沿构件高度的分布曲线 | 第53-54页 |
4.3.4 荷载-应变关系曲线 | 第54-61页 |
4.4 矩形钢管自密实微膨胀混凝土柱偏压性能数值分析 | 第61-66页 |
4.4.1 模型建立及分析 | 第61-63页 |
4.4.2 承载力对比 | 第63-64页 |
4.4.3 N-M曲线 | 第64-66页 |
4.5 矩形钢管混凝土柱压弯承载力简化公式 | 第66-71页 |
4.5.1 偏心率对极限压弯承载力的影响 | 第66-67页 |
4.5.2 长细比对极限压弯承载力的影响 | 第67页 |
4.5.3 规范承载力预测精度分析 | 第67-69页 |
4.5.4 承载力简化公式推导 | 第69-71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3-75页 |
5.1 结论 | 第73-74页 |
5.2 展望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