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9-13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0-11页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2-13页 |
2 养老住宅智能系统总体设计 | 第13-23页 |
2.1 养老住宅智能系统的设计规范 | 第13页 |
2.2 养老住宅智能系统总体方案的设计 | 第13-15页 |
2.3 基于 ZigBee 技术构建系统感知层 | 第15-22页 |
2.3.1 感知层设备类型 | 第16-17页 |
2.3.2 感知层网络拓扑结构 | 第17-19页 |
2.3.3 感知层网络通信机制 | 第19-21页 |
2.3.4 监护与求助子系统 | 第21页 |
2.3.5 环境监测子系统 | 第21页 |
2.3.6 住宅设备远程监控子系统 | 第21-22页 |
2.4 基于 GSM 技术构建系统网络层 | 第2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3 养老住宅智能系统的硬件设计 | 第23-33页 |
3.1 网络节点设计原则 | 第23-24页 |
3.2 处理器核心模块的选择 | 第24-25页 |
3.3 电源模块设计 | 第25-26页 |
3.4 感知层未知节点硬件设计 | 第26-29页 |
3.4.1 求助系统设计 | 第26-27页 |
3.4.2 定位系统设计 | 第27-28页 |
3.4.3 未知节点模块设计 | 第28-29页 |
3.5 感知层参考节点设计 | 第29-30页 |
3.6 网络层网关节点硬件设计 | 第30-31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4 养老住宅智能系统软件设计 | 第33-47页 |
4.1 软件开发平台 Z-Stack | 第33-37页 |
4.2 感知层未知节点软件设计 | 第37-41页 |
4.3 感知层数据采集/控制节点软件设计 | 第41-42页 |
4.4 网络层网关节点软件设计 | 第42-44页 |
4.5 网关节点与上位机通信协议 | 第44页 |
4.6 无线网络数据传输验证 | 第44-46页 |
4.7 上位机监控平台 | 第46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5 养老住宅智能系统人员定位算法 | 第47-57页 |
5.1 定位系统评价标准 | 第47-48页 |
5.2 室内人员定位算法 | 第48-49页 |
5.2.1 基于距离的定位算法 | 第48-49页 |
5.2.2 与距离无关的定位算法 | 第49页 |
5.3 室内人员定位网络通信流程 | 第49-50页 |
5.4 室内人员定位算法的改进 | 第50-54页 |
5.4.1 RSSI 值的改进 | 第50-52页 |
5.4.2 定位算法的改进 | 第52-54页 |
5.5 定位效果测试 | 第54页 |
5.6 三维定位模型 | 第54-55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6 养老住宅智能系统测试 | 第57-65页 |
6.1 养老住宅智能系统开发环境 | 第57-58页 |
6.2 养老住宅智能系统节点布置 | 第58页 |
6.3 室内人员定位系统的参数设定 | 第58-61页 |
6.3.1 A-RSSI 距离发送端 1 米测量值 | 第59-60页 |
6.3.2 N-信号传播系数 | 第60-61页 |
6.4 养老住宅智能系统测试与验证 | 第61-63页 |
6.4.1 跌倒检测子系统测试 | 第61-62页 |
6.4.2 远程监控子系统测试 | 第62页 |
6.4.3 定位子系统验证 | 第62-63页 |
6.5 总结 | 第63-65页 |
7 总结与展望 | 第65-67页 |
7.1 工作总结 | 第65-66页 |
7.2 展望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作者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