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4 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4-17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4.2 研究方法及技术线路 | 第15-17页 |
2 建筑工程项目合同隐性成本的相关理论及相关概念 | 第17-23页 |
2.1 隐性成本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合同中的表现 | 第17-18页 |
2.2 合同隐性成本发生的原因及特点 | 第18-20页 |
2.2.1 合同隐性成本发生的原因 | 第18-19页 |
2.2.2 合同隐性成本的特点 | 第19-20页 |
2.3 相关理论工具及其作用 | 第20-23页 |
2.3.1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0-22页 |
2.3.2 委托代理理论的作用 | 第22-23页 |
3 建筑工程项目合同隐性成本在施工过程中的显性化分析 | 第23-33页 |
3.1 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现状分析 | 第23-28页 |
3.1.1 现有合同现状分析 | 第23-26页 |
3.1.2 现有建筑工程项目合同管理的缺陷 | 第26-28页 |
3.2 合同隐性成本构成分析 | 第28-30页 |
3.2.1 合同管理阶段划分 | 第28-29页 |
3.2.2 合同各阶段的关联性 | 第29-30页 |
3.3 合同隐性成的划分 | 第30-33页 |
3.3.1 合同准备阶段 | 第30页 |
3.3.2 合同履行阶段 | 第30-31页 |
3.3.3 合同索赔阶段 | 第31-33页 |
4 合同隐性成本量化模型构建 | 第33-51页 |
4.1 合同隐性成本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3-35页 |
4.1.1 合同隐性成本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第33页 |
4.1.2 合同隐性成本体系的建立 | 第33-35页 |
4.2 合同隐性成本影响度分析 | 第35-41页 |
4.2.1 判断矩阵的计算 | 第35-38页 |
4.2.2 各指标层检验与重要程度排序 | 第38-41页 |
4.3 委托代理理论下合同隐性成本估算模型设计 | 第41-46页 |
4.3.1 合同隐性成本模型建立的条件假设 | 第42页 |
4.3.2 合同隐性成本控制模型构建 | 第42-46页 |
4.4 隐性成本下建筑工程项目合同优化 | 第46-51页 |
4.4.1 合同激励机制的选择 | 第46-47页 |
4.4.2 合同条款的优化 | 第47-51页 |
5 实证分析 | 第51-59页 |
5.1 项目背景 | 第51-55页 |
5.2 合同隐性成本的优化 | 第55-59页 |
6 结论 | 第59-61页 |
6.1 结论 | 第59-60页 |
6.2 不足与展望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