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2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20页 |
1.2.1 电力系统的调峰调频 | 第13-15页 |
1.2.2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网下调峰调频的新挑战 | 第15-16页 |
1.2.3 调峰调频方法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与研究框架 | 第20-22页 |
第2章 调峰调频措施的分析比较 | 第22-46页 |
2.1 引言 | 第22-23页 |
2.2 调峰调频资源分析 | 第23-24页 |
2.3 三种典型措施的机制分析 | 第24-44页 |
2.3.1 储能参与调频 | 第26-28页 |
2.3.2 风储联合参与备用提供 | 第28-32页 |
2.3.3 可中断负荷参与调峰 | 第32-36页 |
2.3.4 算例分析 | 第36-4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3章 基于卡尔多改进的深度调峰机制 | 第46-64页 |
3.1 引言 | 第46-47页 |
3.2 资源配置与福利分配的经济理论 | 第47-49页 |
3.2.1 资源配置模式 | 第47-48页 |
3.2.2 福利分配理论 | 第48-49页 |
3.3 不同类型电源调峰特性 | 第49-51页 |
3.3.1 纯凝机组 | 第49-50页 |
3.3.2 热电机组 | 第50-51页 |
3.4 深度调峰数学模型 | 第51-56页 |
3.4.1 模型建立 | 第52-53页 |
3.4.2 基于卡尔多改进的深度调峰机理 | 第53-54页 |
3.4.3 深度调峰中机组效益的变化 | 第54-56页 |
3.5 卡尔多改进的实现 | 第56-60页 |
3.5.1 卡尔多补偿的确定 | 第56-58页 |
3.5.2 卡尔多分摊的确定 | 第58-59页 |
3.5.3 求解流程 | 第59-60页 |
3.6 算例分析 | 第60-63页 |
3.6.1 基础数据 | 第60-61页 |
3.6.2 机制有效性验证和补偿基准灵敏性分析 | 第61-63页 |
3.6.3 深度调峰利益分配 | 第63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4章 基于期权理论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消纳合同设计 | 第64-82页 |
4.1 引言 | 第64页 |
4.2 期权理论的相关知识 | 第64-68页 |
4.2.1 期权的分类 | 第65-66页 |
4.2.2 期权的设计方法与模型 | 第66-68页 |
4.3 可再生能源发电消纳合同设计 | 第68-74页 |
4.3.1 可再生能源出力波动的处理 | 第69-70页 |
4.3.2 基于二叉树的备用期权合同模型 | 第70-71页 |
4.3.3 收益优化的期权合同设计 | 第71-74页 |
4.3.4 可再生能源发电商的收益分析 | 第74页 |
4.4 算例分析 | 第74-80页 |
4.4.1 基础数据 | 第74-76页 |
4.4.2 基于期权理论双边交易模式的有效性分析 | 第76-78页 |
4.4.3 价格波动和出力波动对期权合同的影响分析 | 第78-8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80-82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2-84页 |
5.1 结论 | 第82-83页 |
5.2 展望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92页 |
致谢 | 第92-9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94-95页 |
附件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