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一、立法精细化理念范畴的界定 | 第11-15页 |
(一) 理念的界定 | 第11-12页 |
(二) 立法理念的界定 | 第12页 |
(三) 立法精细化理念的界定 | 第12-15页 |
1、精细 | 第12-13页 |
2、精细化理念 | 第13页 |
3、立法精细化理念的内涵 | 第13-15页 |
二、立法精细化理念的形成及其背景 | 第15-22页 |
(一) 立法精细化理念的形成过程 | 第15-21页 |
(二) 立法精细化理念的价值 | 第21-22页 |
1、立法精细化理念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关键 | 第21页 |
2、立法精细化理念是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立法理论的“精神实体” | 第21-22页 |
3、立法精细化理念是稳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保证 | 第22页 |
三、立法精细化理念的构成 | 第22-31页 |
(一) 立法权限精细化 | 第22-25页 |
1、集权与分权的适度平衡 | 第23页 |
2、中央与地方立法融贯性要求 | 第23-25页 |
(二) 立法程序精细化 | 第25-27页 |
1、立法准备程序的精细化 | 第25-26页 |
2、立法提案程序的精细化 | 第26-27页 |
3、立法审议和表决程序的精细化 | 第27页 |
(三) 立法技术精细化 | 第27-29页 |
1、法律结构的精简客观要求 | 第28页 |
2、法律语言的精准规范要求 | 第28-29页 |
(四) 立法内容精细化 | 第29-31页 |
1、准确把握立法定位 | 第29-30页 |
2、准确把握实际情况和具体需要 | 第30页 |
3、坚决不触碰底线 | 第30页 |
4、妥善平衡各方利益关系 | 第30-31页 |
四、立法精细化理念的实现路径 | 第31-42页 |
(一) 立法权限精细化:细化立法权限范围 | 第31-33页 |
1、细化国家立法权与中央政府立法权 | 第31-32页 |
2、细化中央和地方立法机关的立法事项 | 第32-33页 |
(二) 立法程序精细化:建立立法立项论证制度、完善立法调研制度和建立重要条款单独表决机制 | 第33-37页 |
1、建立立法立项论证制度 | 第33-35页 |
2、完善立法调研制度 | 第35-36页 |
3、建立重要条款单独表决机制 | 第36-37页 |
(三) 立法技术精细化:制定立法技术的制度规范 | 第37-38页 |
(四) 立法内容精细化:加强法案起草的精细化 | 第38-42页 |
1、合理扩大起草主体范围 | 第39-40页 |
2、科学设计起草方式 | 第40-41页 |
3、明确法案立法意图 | 第41页 |
4、统一起草标准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目录 | 第46-47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