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村经济结构与体制论文--土地问题论文

农地流转的社会风险评估研究--兼雅安市雨城区实证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绪论第9-16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2 文献综述第10-14页
        1.2.1 国外研究状况第10-11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3 文献述评第13-14页
    1.3 研究思路第14页
    1.4 研究方法第14-15页
    1.5 技术路线第15-16页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第16-19页
    2.1 相关概念第16-17页
        2.1.1 风险和社会风险第16页
        2.1.2 农地流转的社会风险第16页
        2.1.3 风险评估第16-17页
    2.2 理论基础第17-19页
        2.2.1 地租理论第17页
        2.2.2 农地流转风险理论第17-18页
        2.2.3 比较优势理论第18页
        2.2.4 产权经济学理论第18-19页
3 农地流转的社会风险识别第19-24页
    3.1 风险识别的方法第19-20页
    3.2 风险识别及风险分析第20-24页
        3.2.1 制度风险第20-21页
        3.2.2 契约风险第21页
        3.2.3 生存保障风险第21-22页
        3.2.4 市场风险第22页
        3.2.5 粮食安全风险第22-23页
        3.2.6 农地固有风险第23页
        3.2.7 自然风险第23-24页
4 农地流转的社会风险评估体系指标构建与评估方法第24-32页
    4.1 农地流转社会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第24-29页
        4.1.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第24-25页
        4.1.2 指标体系构建第25-29页
    4.2 农地流转社会风险评估方法第29-32页
5 实证分析:雅安市雨城区农地流转的社会风险评估第32-44页
    5.1 雨城区农地流转概况第32-33页
    5.2 数据收集和调查问卷检测第33-34页
        5.2.1 数据收集第33页
        5.2.2 问卷信度检验第33-34页
    5.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第34-38页
        5.3.1 因子分析可行性检验第34-35页
        5.3.2 主要因子描述第35-36页
        5.3.3 农地流转的社会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第36-38页
    5.4 因子权重的确定第38-41页
        5.4.1 构造判断矩阵第38-39页
        5.4.2 熵值赋权第39页
        5.4.3 模糊评判矩阵构建第39-40页
        5.4.5 模糊评价集构建第40-41页
    5.5 雅安市雨城区农地流转风险评价结果第41页
    5.6 雅安市雨城区农地流转风险评价结果分析第41-44页
        5.6.1 政治风险第41-42页
        5.6.2 社会稳定风险第42页
        5.6.3 市场风险第42-43页
        5.6.4 农地固有风险第43页
        5.6.5 粮食安全风险第43-44页
6 农地流转的社会风险控制第44-49页
    6.1 建立健全的农地流转相关制度第44-45页
        6.1.1 确保农地产权主体界定清晰,保障经营权内在稳定第44页
        6.1.2 健全和宣传农地流转相关法律法规第44页
        6.1.3 构建城乡一体的保障制度第44-45页
    6.2 规范农地流转程序、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第45-46页
        6.2.1 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第45页
        6.2.2 完善相关组织机构第45-46页
    6.3 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保障农民利益第46-47页
        6.3.1 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农民就业第46页
        6.3.2 建立农民就业扶持机制第46-47页
        6.3.3 鼓励失地农民本地就业第47页
    6.4 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和政府扶持相结合第47-48页
    6.5 构建农地流转风险预警机制第48-49页
7 结论和展望第49-50页
    7.1 主要研究结论第49页
    7.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5页
致谢第55-56页
附录第56-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农户的农田生态系统能流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以天全县新华乡为例
下一篇:SP县精准扶贫资金整合及其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