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引言 | 第7-14页 |
一、选题缘起及目的 | 第7-8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8页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8-12页 |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2-14页 |
第一章 我国未成年人社区矫正概述 | 第14-19页 |
第一节 我国社区矫正的法律属性及在刑法中的适用 | 第14-16页 |
一、社区矫正的法律属性 | 第14-15页 |
(一) 社区矫正的概念 | 第14页 |
(二) 社区矫正的性质认定 | 第14-15页 |
二、我国刑法中社区矫正的适用 | 第15-16页 |
(一) 国外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 | 第15页 |
(二) 目前我国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 | 第15-16页 |
第二节 我国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现状 | 第16-19页 |
一、未成年人社区矫正渊源 | 第16-17页 |
(一) 国外对少年犯罪的界定 | 第16页 |
(二) 国内未成年人犯罪的相关法律规定 | 第16-17页 |
(三) 国内未成年人社区矫正渊源 | 第17页 |
(四) 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的意义 | 第17页 |
二、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现状 | 第17-19页 |
第二章 杭州市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现状及案例分析 | 第19-23页 |
第一节 杭州市未成年人社区矫正主要内容 | 第19-20页 |
一、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的工作现状 | 第19页 |
二、未成年人社区矫正过程中取得的成果 | 第19-20页 |
第二节 杭州市未成年人社区矫正案例分析 | 第20-23页 |
一、杭州市未成年人社区矫正案例介绍 | 第20-21页 |
(一) 杨某故意伤害累犯案 | 第20-21页 |
(二) 郑某故意伤害案 | 第21页 |
二、杭州市未成年人社区矫正案例分析 | 第21-23页 |
(一) 杨某故意伤害累犯的案例分析 | 第21页 |
(二) 郑某故意伤害的案例分析 | 第21-23页 |
第三章 刑法适用视角下杭州市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制度缺陷 | 第23-27页 |
第一节 矫正实施主体层面存在局限性 | 第23-24页 |
一、监狱与地方司法行政机关衔接过程中程序不当 | 第23-24页 |
二、矫正过程中收监主体执行不到位 | 第24页 |
第二节 未成年人社区矫正体系不完善 | 第24-25页 |
一、缺乏完备的未成年人社区矫正服务体系 | 第24-25页 |
二、缺乏完备的未成年人社区矫正执行体系 | 第25页 |
第三节 参与社区矫正的工作力量较为缺失 | 第25-27页 |
一、未成年人社区矫正认同度不高 | 第25-26页 |
二、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的社会参与度不高 | 第26-27页 |
第四章 完善杭州市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的建议 | 第27-32页 |
第一节 构建未成年人社区矫正法律制度 | 第27-28页 |
一、构建未成年人社区矫正法律制度 | 第27页 |
二、构建未成年人社区矫正服务制度 | 第27-28页 |
第二节 完善未成年人社区矫正执行体系 | 第28-29页 |
一、完善收监执行机制 | 第28页 |
二、完善未成年人社区矫正项目及方式 | 第28-29页 |
第三节 建立完善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奖惩机制 | 第29-30页 |
一、完善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实施奖励惩罚的执行制度 | 第29页 |
二、建立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实施奖励惩罚的救济机制 | 第29-30页 |
第四节 构建杭州市未成年人的恢复性司法制度 | 第30-32页 |
一、构建未成年矫正对象恢复性司法制度 | 第30页 |
二、构建被害人恢复性司法制度 | 第30-32页 |
结语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7页 |
致谢 | 第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