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药学论文--药物基础科学论文

超分子纳米复合体的合成及抗菌和检测性能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5页
    1.1 多种细菌成像模式第8-12页
        1.1.1 分子诊断法第8-10页
        1.1.2 光学方法第10-11页
        1.1.3 功能性纳米结构第11-12页
    1.2 多种治疗模式第12-13页
    1.3 选题依据第13-15页
第二章 具有检测和抑菌双功能的治疗体系第15-29页
    2.1 有机小分子第15-18页
    2.2 天然抗菌化合物第18-20页
        2.2.1 壳聚糖第18-19页
        2.2.2 抗菌肽第19-20页
    2.3 合成阳离子高分子第20-24页
    2.4 无机纳米粒子第24-28页
        2.4.1 贵金属纳米粒子第24-26页
        2.4.2 氧化锌纳米粒子第26页
        2.4.3 非金属纳米粒子第26-27页
        2.4.4 复合纳米材料第27-28页
    2.5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三章 超分子纳米组合体的设计、合成及初步表征第29-41页
    3.1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30-32页
        3.1.1 实验仪器第30-31页
        3.1.2 材料与试剂第31-32页
    3.2 介孔硅-高分子抗菌药物载体的制备方法及表征手段第32-35页
        3.2.1 TPE-(COOH)_4的合成第32-33页
        3.2.2 羧基介孔硅的合成第33页
        3.2.3 高分子的合成第33-34页
        3.2.4 MSN-AMO的合成第34页
        3.2.5 纳米粒子的层层自组装第34-35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5-40页
        3.3.1 TPE-(COOH)4的核磁表征第35页
        3.3.2 高分子的表征第35-36页
        3.3.3 阿莫西林的载药量第36页
        3.3.4 粒径与电势第36-39页
        3.3.5 X射线衍射(XRD)第39页
        3.3.6 红外图谱分析第39-40页
        3.3.7 热重分析第40页
    3.4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四章 超分子纳米组合体的检测和抗菌性能表征第41-51页
    4.1 实验仪器第41-42页
    4.2 材料与试剂第42页
    4.3 细菌培养第42-50页
        4.3.1 最小抑菌浓度第42-43页
        4.3.2 菌落实验第43页
        4.3.3 荧光显微实验第43页
        4.3.4 细菌成像实验第43页
        4.3.5 荧光光谱测定第43页
        4.3.6 细胞毒性实验第43-44页
        4.3.7 纳米组合体用于细菌检测性能分析第44-46页
        4.3.8 纳米组合体的抑菌性能研究第46-49页
        4.3.9 细胞毒性第49-50页
    4.4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五章 结论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64页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第64-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β-酮脂酰-ACP-合成酶Ⅰ(FabB)的抑制剂分子作用机制研究及虚拟筛选
下一篇: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房水与血浆药物浓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