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新闻学、新闻事业论文--新闻采访和报道论文

新闻专业主义视角下的新民晚报高考报道研究(1982-2009)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引论第7-13页
   ·研究主题第7页
   ·研究缘起第7-9页
   ·文献综述第9-12页
   ·研究方法第12-13页
第2章 高考报道的专业化历程第13-25页
   ·"举国大考"——高考第13-16页
   ·从教育新闻"自立门户"到高考报道的兴起第16-20页
     ·教育新闻的细分第16-17页
     ·教育类媒体的兴盛第17-18页
     ·专职教育记者的出现第18页
     ·高考报道专业化历程第18-20页
   ·新民晚报高考报道发展概述第20-25页
     ·新民晚报历史沿革第20-21页
     ·第一篇高考报道1965年刊发第21-22页
     ·复刊后高考报道的变迁第22-25页
第3章 新闻专业主义的发展曲线第25-44页
   ·"冷处理"期——忽视公众需求 专业主义淡漠第25-28页
     ·记者采写稿件少 自上而下报道多第25-26页
     ·服务受众意识弱 意见表达声音少第26-28页
   ·"蜜月"期——实现良性互动 专业主义彰显第28-34页
     ·公共服务意识凸显第29-30页
     ·"到现场去"内化为专业意识第30-31页
     ·信息服务专门化第31-32页
     ·报道开放度提高第32-34页
   ·"高烧"期——市场行政夹击 专业主义变异第34-44页
     ·贴近公众——从人员到版面 从报纸到网络第34-37页
     ·新闻专业主义面临挑战第37-44页
第4章 高考报道如何秉持"专业"第44-53页
   ·内部因素:媒介自律第44-46页
     ·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伦理素养第44页
     ·媒体自身树立专业形象第44-45页
     ·提升专业伦理有效性第45-46页
   ·外部因素:社会监督第46-48页
     ·加强监督力度第47-48页
     ·引入公共批评第48页
   ·未来:高考报道与新闻专业主义走向第48-53页
     ·带着镣铐跳舞第48-50页
     ·公益为先第50-51页
     ·专业素养的坚守和普及第51-53页
结语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57页
后记第57-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第一财经何以第一?--从《头脑风暴》看财经频道的核心竞争力
下一篇:论网络舆论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