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改扩建新旧路基差异沉降规律及加固技术研究
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4页 |
1.2 研究概况 | 第14-18页 |
1.2.1 国内外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发展概况 | 第14-15页 |
1.2.2 路基沉降计算方法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2.3 高速公路路基加固技术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3.2 技术路线图 | 第19-20页 |
第2章 新旧路基差异沉降计算方法研究 | 第20-30页 |
2.1 新旧路基差异沉降理论研究方法 | 第20页 |
2.2 考虑侧向变形的分层沉降法 | 第20-24页 |
2.2.1 分层法计算沉降原理 | 第20-22页 |
2.2.2 考虑侧向变形的沉降计算原理 | 第22-24页 |
2.3 考虑侧向变形的分层沉降法计算过程 | 第24-29页 |
2.3.1 常规分层沉降总和法计算 | 第24-27页 |
2.3.2 被动土压力计算方法 | 第27-28页 |
2.3.3 考虑侧向变形的沉降法计算结果 | 第28-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新旧路基差异沉降模型试验及结果分析 | 第30-67页 |
3.1 模型试验材料 | 第30-34页 |
3.1.1 模型试验材料的选取原则 | 第30-31页 |
3.1.2 模型试验材料及物理参数 | 第31-34页 |
3.2 新旧路基模型试验尺寸的设定 | 第34-37页 |
3.3 模型试验装置 | 第37-42页 |
3.3.1 模型试验框架 | 第37-38页 |
3.3.2 试验加载系统 | 第38-41页 |
3.3.3 试验数据采集系统 | 第41-42页 |
3.4 新旧路基模型试验过程 | 第42-49页 |
3.4.1 多点位移计的安装 | 第42-45页 |
3.4.2 分区填料及安装压力计 | 第45-46页 |
3.4.3 路面位移计及测量设备 | 第46-49页 |
3.5 分工况试验过程及结果 | 第49-65页 |
3.5.1 常规新旧路基拼接试验 | 第49-51页 |
3.5.2 新旧路基拼接土工格栅加固试验 | 第51-55页 |
3.5.3 新旧路基拼接碎石桩加固试验 | 第55-59页 |
3.5.4 新旧路基拼接CFG桩加固试验 | 第59-63页 |
3.5.5 试验结果综合分析 | 第63-65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第4章 新旧路基差异沉降数值模拟分析 | 第67-86页 |
4.1 有限元基本理论及计算模型 | 第67-70页 |
4.1.1 ABAQUS有限元软件简介 | 第67页 |
4.1.2 计算原理 | 第67-69页 |
4.1.4 选取计算单元 | 第69-70页 |
4.2 常规新旧路基模型模拟 | 第70-72页 |
4.2.1 建立模型 | 第70-71页 |
4.2.2 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分析 | 第71-72页 |
4.3 土工格栅模拟结果 | 第72-78页 |
4.3.1 坡腰单层格栅模拟 | 第72-75页 |
4.3.2 坡腰及坡脚两层格栅模拟 | 第75-77页 |
4.3.3 坡腰及上部格栅工况模拟 | 第77-78页 |
4.4 CFG桩加固路基模拟 | 第78-84页 |
4.4.1 60CM CFG桩加固模拟 | 第78-83页 |
4.4.2 80CM CFG桩加固模拟 | 第83-8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84-86页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第86-88页 |
5.1 本文结论 | 第86-87页 |
5.2 展望与建议 | 第87-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1页 |
致谢 | 第91-92页 |
硕士期间主要科研工作 | 第92-93页 |
附件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