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1.2.1 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第12页 |
1.2.2 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1.3 研究的基本框架 | 第13-15页 |
1.3.1 研究的基本思路 | 第13-14页 |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15-17页 |
1.4.1 创新方法 | 第15-16页 |
1.4.2 创新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电子政务及传统政务的相关概念论述 | 第17-24页 |
2.1 电子政务概念的定义 | 第17-18页 |
2.2 电子政务的特质 | 第18-19页 |
2.3 传统政务的概念定义 | 第19-20页 |
2.4 电子政务和传统政务的关系 | 第20-24页 |
2.4.1 电子政务和传统政务的现实差异 | 第20-21页 |
2.4.2 电子政务在政务运行中的特质和优势 | 第21-22页 |
2.4.3 传统政务在政务运行中的特质和优势 | 第22-24页 |
第三章 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的融合 | 第24-28页 |
3.1 推动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融合的动力 | 第24-27页 |
3.1.1 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政治需求引发的内在驱动 | 第24页 |
3.1.2 提高行政体制运转效益的内在驱动 | 第24-25页 |
3.1.3 政治民主和经济市场化环境下的外在压力驱动 | 第25-27页 |
3.2 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融合中存在问题 | 第27-28页 |
3.2.1 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融合中的重复化问题 | 第27页 |
3.2.2 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融合中的碎片化问题 | 第27-28页 |
第四章 碎片化问题的表现形式、影响及产生原因 | 第28-39页 |
4.1 碎片化问题的表现形式 | 第28-31页 |
4.1.1 资源碎片化 | 第28-29页 |
4.1.2 结构碎片化 | 第29-31页 |
4.1.3 系统碎片化 | 第31页 |
4.2 碎片化造成的影响 | 第31-35页 |
4.2.1 重复建设造成电子政务建设的成本升高。 | 第31-32页 |
4.2.2 信息共享程度低、资源整合深度浅造成政府服务水平有限 | 第32-33页 |
4.2.3 碎片化大大降低了政府运行效能 | 第33-35页 |
4.2.4 碎片化助长了贪污腐败的发生 | 第35页 |
4.2.5 电子政务建设的碎片化导致政务网络总体安全性降低 | 第35页 |
4.3 我国碎片化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 第35-39页 |
4.3.1 传统政务模式中组织结构对电子政务发展形成桎梏 | 第35-36页 |
4.3.2 电子政务标准化建设的力度不足 | 第36页 |
4.3.3 公务员信息化培训程度低 | 第36-37页 |
4.3.4 缺乏统一的思想认识 | 第37页 |
4.3.5 各地区之间信息化建设严重失衡 | 第37页 |
4.3.6 部分上位者的排斥和阻碍 | 第37-39页 |
第五章 国外碎片化问题治理经验 | 第39-43页 |
5.1 美国的碎片化治理经验 | 第39-40页 |
5.2 加拿大碎片化治理经验 | 第40-41页 |
5.3 英国碎片化治理经验 | 第41页 |
5.4 澳大利亚碎片化治理经验 | 第41页 |
5.5 德国碎片化治理经验 | 第41-42页 |
5.6 新加坡碎片化治理经验 | 第42-43页 |
第六章 我国碎片化问题治理的对策方法 | 第43-50页 |
6.1 加强组织管理机构建设 | 第43-45页 |
6.2 加强电子政务标准建设 | 第45-47页 |
6.2.1 加快电子政务标准更新周期 | 第45-46页 |
6.2.2 电子政务标准建设要与我国实际和改革情况相结合 | 第46页 |
6.2.3 加强电子政务标准预见性和可扩充性 | 第46页 |
6.2.4 强化标准执行力度 | 第46-47页 |
6.3 建立电子政务绩效考核和评估体系 | 第47页 |
6.4 加强公务员信息化培训 | 第47-50页 |
6.4.1 要加强电子政务培训机构和师资建设 | 第47-48页 |
6.4.2 开展分类分层,有针对性的培训 | 第48页 |
6.4.3 创新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 | 第48页 |
6.4.4 以“一把手工程”作为培训重点 | 第48-49页 |
6.4.5 注重理论知识培训和电子政务实践应用相统一 | 第49-50页 |
结束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