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阶级结构与社会结构论文--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生活、居住、交通论文

“回迁安置社区”失地农民市民化研究--以新桥机场长岗镇为例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导论第10-16页
    一、选题背景第10-11页
    二、研究现状第11-13页
        (一) 国内研究状况第11-12页
        (二) 国外研究状况第12-13页
    三、研究目的、意义与方法第13-16页
        (一) 研究目的第13页
        (二) 研究意义第13-14页
        (三) 研究方法第14-16页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阐述第16-21页
    一、相关概念第16-20页
        (一) “回迁安置社区”概念第16-17页
        (二) “回迁安置社区”失地农民概念第17-18页
        (三) 城市化、非农经济以及市民化概念第18-20页
    二、理论基础第20-21页
        (一) 马斯洛需求理论第20页
        (二) 社会角色理论第20-21页
第三章 合肥市长岗镇“回迁安置社区”现状第21-25页
    一、合肥市发展和拆迁的现状第21-23页
        (一) 合肥市城市化发展的历程第21-22页
        (二) 合肥市拆迁的基本类型第22-23页
    二、合肥市新桥机场长岗镇拆迁的概括第23-25页
第四章 长岗镇“回迁安置社区”失地农民市民化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第25-38页
    一、长岗镇“回迁安置社区”失地农民市民化存在的问题第25-32页
        (一) 户籍制度方面的缺失第25-27页
            1. 我国户籍制度现状第25-26页
            2. “回迁安置社区”失地农民的城市户籍第26-27页
        (二) “回迁安置社区”传统经济模式的阻碍第27-31页
            1. “回迁安置社区”失地农民就业类型第27-28页
            2. “回迁安置社区”安置房现状第28-30页
            3. 新型的传统经济的诞生—“房屋租赁经济”第30-31页
        (三) “回迁安置社区”失地农民生活方式的“双面性”第31-32页
    二、“回迁安置社区”失地农民市民化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2-38页
        (一) 失地农民对市民角色认识不清第32-33页
        (二) “回迁安置社区”失地农民社会互动不足和社会关系复杂第33-38页
第五章 “回迁安置社区”失地农民市民化的对策建议保障第38-45页
    一、制度保障第38-41页
    二、思想转变与市民意识第41-43页
    三、农村社区转变为城市社区第43-45页
第六章 结语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致谢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深圳市Y社区环境对城市流动儿童行为的影响
下一篇:“五社联动”在基层社区治理中的实践研究--以合肥F社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