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17页 |
Abstract | 第17-2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21-31页 |
1.1 高速切削镍基高温合金概述 | 第21-22页 |
1.2 用于高速切削镍基高温合金的刀具及其失效机理的研究现状 | 第22-25页 |
1.2.1 立方氮化硼刀具 | 第22-23页 |
1.2.2 陶瓷刀具 | 第23-25页 |
1.3 复合陶瓷刀具材料设计的研究现状 | 第25-28页 |
1.3.1 材料强度和断裂韧度预测 | 第25-26页 |
1.3.2 材料硬度预测 | 第26-27页 |
1.3.3 材料组分设计 | 第27-28页 |
1.4 复合陶瓷刀具材料高温力学性能的研究现状 | 第28-29页 |
1.5 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9页 |
1.6 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29-31页 |
1.6.1 研究目的 | 第29页 |
1.6.2 研究意义 | 第29-30页 |
1.6.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30-31页 |
第2章 陶瓷刀具失效寿命与刀具材料性能的关系研究 | 第31-43页 |
2.1 陶瓷刀具破损寿命与刀具材料性能的关系 | 第31-34页 |
2.1.1 陶瓷刀具破损寿命与力学性能的关系 | 第31-33页 |
2.1.2 陶瓷刀具破损寿命分析 | 第33-34页 |
2.2 陶瓷刀具磨损寿命与刀具材料性能的关系 | 第34-39页 |
2.2.1 陶瓷刀具切削高温合金时的后刀面磨损分析 | 第34-38页 |
2.2.2 陶瓷刀具切削高温合金时的边界沟槽磨损分析 | 第38-39页 |
2.3 微观组织对陶瓷刀具材料抗磨损性能的影响 | 第39-41页 |
2.4 用于高速切削镍基高温合金的陶瓷刀具材料性能的设计目标 | 第41-4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3章 复合陶瓷刀具材料力学性能的预测研究 | 第43-65页 |
3.1 概述 | 第43页 |
3.2 复合陶瓷刀具材料的断裂韧度预测 | 第43-48页 |
3.2.1 晶须增韧效果分析 | 第44-46页 |
3.2.2 晶须含量分析 | 第46-48页 |
3.3 复合陶瓷刀具材料的纳米颗粒最优含量预测 | 第48-54页 |
3.3.1 纳米复合陶瓷刀具材料的残余热应力分析 | 第49页 |
3.3.2 基于残余热应力的纳米颗粒最优含量研究 | 第49-51页 |
3.3.3 基于渗流集群理论的纳米颗粒最优含量研究 | 第51-53页 |
3.3.4 纳米颗粒最优含量确定 | 第53-54页 |
3.4 复合陶瓷刀具材料的硬度预测 | 第54-61页 |
3.4.1 复合陶瓷刀具材料的硬度预测模型 | 第54-55页 |
3.4.2 复合陶瓷刀具材料的硬度预测模型验证 | 第55-57页 |
3.4.3 验证实验结果分析 | 第57-61页 |
3.5 复合陶瓷刀具材料的抗热震性能分析 | 第61-62页 |
3.5.1 复合陶瓷刀具材料的导热系数和热膨胀系数 | 第61-62页 |
3.5.2 复合陶瓷刀具材料的抗热震性能 | 第62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62-65页 |
第4章 新型陶瓷刀具材料的制备及其室温力学性能研究 | 第65-83页 |
4.1 新型陶瓷刀具材料的制备工艺与室温性能测量 | 第65-69页 |
4.1.1 实验原材料 | 第65页 |
4.1.2 新型陶瓷刀具材料性能与微观组织表征 | 第65-66页 |
4.1.3 新型陶瓷刀具材料粉体的混料工艺 | 第66-68页 |
4.1.4 新型陶瓷刀具材料烧结工艺参数 | 第68-69页 |
4.2 热压烧结工艺的改进 | 第69-73页 |
4.2.1 常规热压烧结存在的问题 | 第69-70页 |
4.2.2 改进的热压烧结工艺 | 第70页 |
4.2.3 改进工艺下的陶瓷刀具材料性能 | 第70-73页 |
4.3 纳米TiC颗粒最优含量和颗粒粒径的验证和确定 | 第73-76页 |
4.3.1 TiC含量对陶瓷刀具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73-75页 |
4.3.2 TiC含量对陶瓷刀具材料微观组织的影响 | 第75-76页 |
4.4 烧结工艺对陶瓷刀具材料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的影响 | 第76-78页 |
4.4.1 力学性能分析 | 第76-77页 |
4.4.2 微观组织分析 | 第77-78页 |
4.5 纳米复合陶瓷刀具材料的增韧机理分析 | 第78-80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80-83页 |
第5章 新型陶瓷刀具材料的高温力学性能研究 | 第83-97页 |
5.1 实验方案 | 第83-84页 |
5.1.1 高温硬度测试 | 第83-84页 |
5.1.2 高温断裂韧度测试 | 第84页 |
5.1.3 高温抗弯强度测试 | 第84页 |
5.2 新型陶瓷刀具材料的高温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演变 | 第84-95页 |
5.2.1 高温弹性模量 | 第84-85页 |
5.2.2 高温硬度 | 第85-86页 |
5.2.3 高温断裂韧度 | 第86-92页 |
5.2.4 高温抗弯强度 | 第92-95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95-97页 |
第6章 新型陶瓷刀具高速加工镍基高温合金的切削性能研究 | 第97-123页 |
6.1 ASWT新型陶瓷刀具材料的摩擦特性研究 | 第97-104页 |
6.1.1 实验方案 | 第98-99页 |
6.1.2 实验数据采集与计算 | 第99-100页 |
6.1.3 摩擦实验结果分析 | 第100-104页 |
6.2 ASWT新型陶瓷刀具高速切削GH4169的仿真研究 | 第104-108页 |
6.2.1 ASWT陶瓷刀具刃型对刀具应力分布的影响 | 第104-106页 |
6.2.2 切削参数对陶瓷刀具及工件材料切削温度的影响 | 第106-108页 |
6.3 ASWT新型陶瓷刀具高速干切削GH4169的切削性能研究 | 第108-116页 |
6.3.1 陶瓷刀片的制备及工件材料特性 | 第108-109页 |
6.3.2 高速干切削实验方案 | 第109-110页 |
6.3.3 高速干切削实验结果分析 | 第110-114页 |
6.3.4 高速干切削时ASWT陶瓷刀具磨损机理分析 | 第114-116页 |
6.4 ASWT新型陶瓷刀具高速湿切削GH4169的切削性能研究 | 第116-121页 |
6.4.1 高速湿切削实验结果分析 | 第116-118页 |
6.4.2 高速湿切削时ASWT陶瓷刀具失效机理分析 | 第118-121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121-123页 |
结论 | 第123-127页 |
论文创新点摘要 | 第127-128页 |
参考文献 | 第128-141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获得的奖励 | 第141-143页 |
致谢 | 第143-145页 |
附录 | 第145-165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1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