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48页 |
1.1 虎皮楠生物碱综述 | 第9-43页 |
1.1.1 虎皮楠生物碱的分离、分类及生物活性 | 第9-15页 |
1.1.2 虎皮楠生物碱的生源合成研究 | 第15-20页 |
1.1.3 虎皮楠生物碱的合成研究进展 | 第20-43页 |
1.1.3.1 Heathcock课题组的合成工作 | 第21-27页 |
1.1.3.2 Carreira课题组的合成工作 | 第27-29页 |
1.1.3.3 Smith课题组的合成工作 | 第29-30页 |
1.1.3.4 李昂课题组的合成工作 | 第30-36页 |
1.1.3.5 Fukuyama课题组的合成工作 | 第36-37页 |
1.1.3.6 Dixon课题组的合成工作 | 第37-39页 |
1.1.3.7 翟宏斌课题组的合成工作 | 第39-41页 |
1.1.3.8 虎皮楠生物碱的骨架合成研究 | 第41-43页 |
1.2 参考文献 | 第43-48页 |
第二章 Daphniglaucin类虎皮楠生物碱的全合成研究 | 第48-170页 |
2.1 课题的提出与逆合成分析 | 第48-52页 |
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2-105页 |
2.2.1 5/7环系的构建 | 第52-84页 |
2.2.1.1 原料的制备 | 第52-55页 |
2.2.1.2 重氮酮化合物合成 | 第55-59页 |
2.2.1.3 [3+2]环加成反应构建5/7环 | 第59-84页 |
2.2.1.3.1 [3+2]环加成反应介绍 | 第59-64页 |
2.2.1.3.2 [3+2]环加成反应研究 | 第64-69页 |
2.2.1.3.3 路线调整 | 第69-74页 |
2.2.1.3.4 [3+2]环加成产物的后续转化 | 第74-84页 |
2.2.2 Daphnezomine类虎皮楠生物碱的骨架合成研究 | 第84-88页 |
2.2.3 Daphniglaucin类虎皮楠生物碱的全合成研究 | 第88-105页 |
2.2.3.1 亚甲胺叶立德参与的3+2环加成策略 | 第89-98页 |
2.2.3.2 RCM反应构建6/5环 | 第98-105页 |
2.3 总结 | 第105-107页 |
2.4 实验部分 | 第107-167页 |
2.5 参考文献 | 第167-170页 |
附录一 第二章化合物结构一览表 | 第170-179页 |
附录二 新化合物数据一览表 | 第179-182页 |
附录三 重要化合物核磁谱图 | 第182-216页 |
缩写词简表 | 第216-217页 |
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汇总 | 第217-218页 |
致谢 | 第218-21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