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1页 |
1.1 DNA甲基化/去甲基化修饰作用 | 第11-12页 |
1.2 植物中的甲基化/去甲基化作用 | 第12-13页 |
1.3 麦类作物中的甲基化/去甲基化研究 | 第13-14页 |
1.4 5-甲基胞嘧啶DNA糖基化酶 | 第14页 |
1.5 乙酰化修饰 | 第14-15页 |
1.6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 第15页 |
1.7 植物中特有的HD2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家族 | 第15-16页 |
1.8 植物中的基因沉默 | 第16-18页 |
1.9 小麦转基因技术 | 第18-19页 |
1.10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9-21页 |
第二章 质粒pUbi-DMEhp的构建、转化及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 第21-31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1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1-25页 |
2.2.1 pUbi-DMEhp质粒的构建 | 第21-23页 |
2.2.2 pUbi-DMEhp基因枪转化 | 第23页 |
2.2.3 转基因小麦种植 | 第23-24页 |
2.2.4 转基因小麦T0代基因组水平检测 | 第24页 |
2.2.5 T1代植株种植 | 第24-25页 |
2.2.6 T1代植株PCR鉴定 | 第25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25-29页 |
2.3.1 pUbi-DMEhp载体的构建 | 第25-27页 |
2.3.2 转基因小麦植株 | 第27-29页 |
2.4 讨论 | 第29-31页 |
第三章 小麦HD2基因家族鉴定及热胁迫下表达模式的分析 | 第31-49页 |
3.1 实验材料 | 第31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31-38页 |
3.2.1 小麦HD2家族成员全基因组鉴定 | 第31-32页 |
3.2.2 序列多重比对和进化树构建 | 第32页 |
3.2.3 基因结构和蛋白质保守结构域分析 | 第32页 |
3.2.4 染色体定位、顺式作用元件及互作网络分析 | 第32页 |
3.2.5 小麦HD2基因在不同组织、不同逆境下的表达模式分析 | 第32-33页 |
3.2.6 小麦种植及逆境处理 | 第33页 |
3.2.7 qRT-PRC实验 | 第33-35页 |
3.2.8 小麦HD2基因过表达载体构建 | 第35-38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38-47页 |
3.3.1 小麦HD2基因家族成员鉴定 | 第38页 |
3.3.2 小麦HD2基因系统进化关系和保守结构分析 | 第38-39页 |
3.3.3 基因结构和染色体定位分析 | 第39-41页 |
3.3.4 顺式作用元件及互作调控网络分析 | 第41-42页 |
3.3.5 小麦HD2基因在不同组织不同逆境下表达模式分析 | 第42-44页 |
3.3.6 qRT-PCR分析小麦HD2基因在十二个不同时期热胁迫下的表达模式 | 第44-46页 |
3.3.7 过表达载体构建 | 第46-47页 |
3.4 讨论 | 第47-49页 |
第四章 全文总结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7页 |
附录 | 第57-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作者简介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