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22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研究历史与现状分析 | 第9-20页 |
·煤炭自燃机理学说 | 第9-11页 |
·煤分子化学结构 | 第11-14页 |
·煤自燃及阻化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4-17页 |
·抗氧化剂的作用机理、种类及发展趋势 | 第17-20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页 |
·技术路线 | 第20-22页 |
2 双环戊二烯对甲酚树脂的合成 | 第22-31页 |
·实验部分 | 第22-24页 |
·原料与试剂 | 第22页 |
·实验仪器 | 第22-23页 |
·实验过程 | 第23页 |
·反应原理 | 第23-2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4-30页 |
·不同催化剂对树脂性能的影响 | 第24-25页 |
·不同加料方式对树脂性能的影响 | 第25页 |
·不同工艺参数对树脂初熔点的影响 | 第25-27页 |
·不同工艺参数对树脂收率的影响 | 第27-28页 |
·合成树脂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28-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3 聚合型受阻酚抗氧化剂的合成 | 第31-38页 |
·实验部分 | 第31-33页 |
·原料与试剂 | 第31页 |
·实验仪器 | 第31-32页 |
·实验过程 | 第32-33页 |
·反应原理 | 第3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3-37页 |
·不同催化剂对主抗氧化剂性能的影响 | 第33页 |
·不同工艺参数对主抗氧化剂初熔点的影响 | 第33-35页 |
·不同工艺参数对主抗氧化剂收率的影响 | 第35-36页 |
·树脂中间体、主抗氧化剂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36-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4 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的合成 | 第38-46页 |
·实验部分 | 第38-40页 |
·原料与试剂 | 第38页 |
·实验仪器 | 第38-39页 |
·实验过程 | 第39-40页 |
·反应原理 | 第4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0-45页 |
·不同催化剂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 第40-41页 |
·三氯化磷加料方式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 第41页 |
·不同工艺参数对产品收率的影响 | 第41-43页 |
·不同工艺参数对产品熔点的影响 | 第43-44页 |
·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44-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5 复合型煤抗氧化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第46-51页 |
·抗氧化剂的复配作用机理 | 第46-47页 |
·复合抗氧化剂的制备及性能检测 | 第47-48页 |
·煤质分析 | 第47页 |
·复合型煤抗氧化剂的制备及性能检测 | 第47-4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8-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6 抗氧化剂的热分析动力学研究 | 第51-57页 |
·热分析动力学理论 | 第51-52页 |
·热重法的基本原理 | 第51页 |
·动力学方程 | 第51-52页 |
·热重分析实验 | 第52-53页 |
·煤样燃烧活化能的热分析动力学求解 | 第53-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7 结论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附录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