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英文摘要 | 第6-7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22页 |
1.1 水污染概述 | 第11-12页 |
1.1.1 我国水污染的现状以及危害 | 第11-12页 |
1.1.2 水污染的治理方法 | 第12页 |
1.2 光催化技术简介 | 第12-15页 |
1.2.1 半导体光催化的基本原理 | 第12-13页 |
1.2.2 半导体光催化的应用领域 | 第13-15页 |
1.3 半导体光催化剂的发展 | 第15-16页 |
1.3.1 纳米材料光催化剂 | 第15页 |
1.3.2 传统的纳米材料光催化剂 | 第15页 |
1.3.3 新型可见光半导体光催化剂 | 第15-16页 |
1.4 纳米铁酸锌ZnFe_2O_4可见光催化剂的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4.1 纳米ZnFe_2O_4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活性的研究 | 第16-17页 |
1.4.2 纳米ZnFe_2O_4光催化剂的瓶颈及其解决办法 | 第17-18页 |
1.5 卤氧化铋BiOX(X=Cl,Br)半导体光催化剂 | 第18-19页 |
1.5.1 晶体结构 | 第18页 |
1.5.2 结构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18-19页 |
1.6 复合纳米纤维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第19-20页 |
1.6.1 静电纺丝技术 | 第19页 |
1.6.2 水热(溶剂热)方法 | 第19-20页 |
1.7 论文选题思路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1.8 论文创新点 | 第21-22页 |
第二章 p-BiOCl/n-ZnFe_2O_4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质的研究 | 第22-41页 |
2.1 背景介绍 | 第22-23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3-26页 |
2.2.1 实验试剂、仪器与表征方法 | 第23-24页 |
2.2.2 p-BiOCl/n-ZnFe_2O_4复合纳米纤维光催化剂的制备 | 第24页 |
2.2.3 p-BiOCl/n-ZnFe_2O_4复合纳米粒子(BZ2NPs)光催化剂的制备 | 第24-25页 |
2.2.4 光催化测试 | 第25页 |
2.2.5 光电流测试 | 第25-26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6-39页 |
2.3.1 样品的结构、形貌以及成分的分析 | 第26-31页 |
2.3.2 样品的UV-vis和光电流的分析 | 第31-33页 |
2.3.3 样品的光催化活性的研究 | 第33-36页 |
2.3.4 p-BiOCl/n-ZnFe_2O_4光催化剂降解罗丹明B(RhB)机理的讨论 | 第36-38页 |
2.3.5 p-BiOCl/n-ZnFe_2O_4光催化剂使用性能的研究 | 第38-3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三章 p-BiOBr/n-ZnFe_2O_4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质的研究 | 第41-57页 |
3.1 背景介绍 | 第41-42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2-45页 |
3.2.1 实验试剂、仪器与表征方法 | 第42-43页 |
3.2.2 p-BiOBr/n-ZnFe_2O_4复合纳米纤维光催化剂的制备 | 第43-44页 |
3.2.3 光催化测试 | 第44-45页 |
3.2.4 光电流测试 | 第45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5-55页 |
3.3.1 样品的结构、形貌以及成分的分析 | 第45-49页 |
3.3.2 样品的UV-vis分析 | 第49-50页 |
3.3.3 样品的光催化活性研究 | 第50-51页 |
3.3.4 p-BiOBr/n-ZnFe_2O_4光催化剂催化降解RhB机理的分析 | 第51-53页 |
3.3.5 光电流分析 | 第53-54页 |
3.3.6 p-BiOBr/n-ZnFe_2O_4光催化剂使用性能的研究 | 第54-5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7-59页 |
4.1 结论 | 第57-58页 |
4.2 展望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学术会议情况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