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6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8-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8-9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3 文献评述 | 第13页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4 拟突破的难关 | 第14页 |
1.5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14-16页 |
2. 双边投资协定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 | 第16-22页 |
2.1 中国OFDI发展简述 | 第16-20页 |
2.1.1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情况 | 第16-18页 |
2.1.2 中国OFDI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 第18-20页 |
2.2 双边投资协定概述 | 第20-22页 |
2.2.1 双边投资协定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作用概述 | 第20页 |
2.2.2 双边投资协定异质性说明 | 第20-22页 |
3. 双边投资协定指标构建 | 第22-51页 |
3.1 指标结构 | 第22-31页 |
3.1.1 指标一:“投资界定” | 第22-24页 |
3.1.2 指标二:“准入与待遇标准” | 第24-25页 |
3.1.3 指标三:“政治风险保证” | 第25-27页 |
3.1.4 指标四:“争端解决” | 第27-29页 |
3.1.5 指标五:“适用限制” | 第29-31页 |
3.2 评级标准 | 第31-41页 |
3.2.1 指标一:“投资界定” | 第31-32页 |
3.2.2 指标二:“准入与待遇标准” | 第32-34页 |
3.2.3 指标三:“政治风险保证” | 第34-36页 |
3.2.4 指标四:“争端解决 | 第36-38页 |
3.2.5 指标五:“适用限制” | 第38-41页 |
3.3 权重设置 | 第41-45页 |
3.3.1 权重设置说明 | 第41-42页 |
3.3.2 权重计算结果 | 第42-45页 |
3.3.3 时间因子影响 | 第45页 |
3.4 指标结果分析 | 第45-51页 |
3.4.1 指标评分说明 | 第45-46页 |
3.4.2 指标结果概述 | 第46-47页 |
3.4.3 指标评分差异原因分析 | 第47-51页 |
4. 双边投资协定异质性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51-63页 |
4.1 投资区位选择模型 | 第51-54页 |
4.1.1 模型介绍 | 第51-52页 |
4.1.2 解释变量说明 | 第52-54页 |
4.2 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 第54-57页 |
4.2.1 模型设定 | 第54-55页 |
4.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第55-57页 |
4.2.3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57页 |
4.3 回归结果分析 | 第57-61页 |
4.3.1 投资区位选择模型回归结果 | 第57-58页 |
4.3.2 双边投资协定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影响的回归结果 | 第58-61页 |
4.4 研究结论 | 第61-63页 |
5. 结论与建议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