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海洋学论文--海洋资源与开发论文--海洋动力资源开发论文--波浪能论文

轴对称垂荡浮子式波能装置水动力及能量转换解析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3-33页
    1.1 波浪能资源分布第14-15页
    1.2 波浪能发电装置分类第15-19页
    1.3 振荡浮子式波浪能技术研究现状第19-27页
        1.3.1 单体式波浪能装置第19-23页
        1.3.2 双体式波浪能装置第23-25页
        1.3.3 阵列式波浪能装置第25-27页
    1.4 浮体水动力解析方法研究现状第27-29页
    1.5 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9-30页
    1.6 论文主要工作第30-31页
    1.7 论文创新点第31-33页
第2章 基于势流理论的波能转换解析方法第33-57页
    2.1 概述第33页
    2.2 线性波与浮体相互作用的基本理论第33-39页
        2.2.1 线性波理论第34-37页
        2.2.2 线性波和浮体相互作用第37-39页
    2.3 振动基本理论及定义第39-43页
        2.3.1 单自由度振动系统第39-41页
        2.3.2 双自由度振动系统第41-43页
    2.4 圆柱形振荡浮子波能转换解析方法第43-55页
        2.4.1 圆柱形流域速度势通解第43-48页
        2.4.2 单体式装置能量转换解析表达式第48-50页
        2.4.3 双体式装置能量转换解析表达式第50-52页
        2.4.4 阵列式装置能量转换半解析表达式第52-53页
        2.4.5 波浪能转换效率解析表达式第53-55页
    2.5 本章小结第55-57页
第3章 单圆柱形波浪能装置能量转换特性第57-75页
    3.1 概述第57页
    3.2 浮体水动力解析解第57-60页
        3.2.1 速度势分解及边界定义第57-58页
        3.2.2 绕射问题第58-59页
        3.2.3 辐射问题第59-60页
    3.3 浮体水动力特性第60-65页
        3.3.1 波浪激励力第61-62页
        3.3.2 附加质量和阻尼系数第62-63页
        3.3.3 垂向响应振幅第63-65页
    3.4 PTO系统特性对能量转换的影响第65-67页
        3.4.1 垂向响应振幅第65-66页
        3.4.2 俘获宽度比第66-67页
    3.5 线性PTO系统下的能量转换特性第67-73页
        3.5.1 最优PTO阻尼下的能量转换特性第67-71页
        3.5.2 最优能量转换特性第71-73页
    3.6 本章小结第73-75页
第4章 轴对称型波浪能浮子水动力边界逼近解析方法第75-93页
    4.1 概述第75页
    4.2 浮体的水动力(边界逼近)半解析解第75-82页
        4.2.1 速度势分解第75-76页
        4.2.2 边界逼近法模型第76页
        4.2.3 绕射问题第76-79页
        4.2.4 辐射问题第79-82页
    4.3 边界逼近法验证第82-83页
    4.4 不同构型浮子水动力特性第83-85页
        4.4.1 波浪激励力第83-84页
        4.4.2 附加质量和阻尼系数第84-85页
    4.5 不同构型浮子能量转换特性第85-90页
        4.5.1 等吃水浮子能量转换特性第86-88页
        4.5.2 等排水量浮子能量转换特性第88-90页
    4.6 本章小结第90-93页
第5章 共轴双圆柱形波浪能装置能量转换特性第93-121页
    5.1 概述第93页
    5.2 带阻尼结构的双圆柱体波浪能装置第93-106页
        5.2.1 水动力解析解第94-99页
        5.2.2 水动力特性第99-103页
        5.2.3 能量转换特性第103-106页
    5.3 带月池结构的双圆柱体波浪能装置第106-119页
        5.3.1 水动力解析解第107-113页
        5.3.2 能量转换特性第113-119页
    5.4 本章小结第119-121页
第6章 圆柱形阵列波浪能装置能量转换特性第121-147页
    6.1 概述第121页
    6.2 阵列水动力解析解第121-127页
        6.2.1 速度势分解及边界定义第121-122页
        6.2.2 绕射问题第122-125页
        6.2.3 辐射问题第125-127页
    6.3 阵列水动力特性第127-131页
        6.3.1 附加质量和阻尼系数第127-128页
        6.3.2 波浪激励力第128-130页
        6.3.3 垂向响应振幅第130-131页
    6.4 阵列能量转换特性第131-144页
        6.4.1 双浮子阵列第132-136页
        6.4.2 三浮子阵列第136-139页
        6.4.3 四浮子阵列第139-144页
    6.5 本章小结第144-147页
结论第147-149页
参考文献第149-159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59-161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第161-163页
致谢第163页

论文共1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面导向配体的金属—有机多面体的可控组装与主客体性能研究
下一篇:车辆限行条件下生产—配送联合决策的二阶段优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