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共同犯罪与身份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9-10页 |
1 共同犯罪与身份概述 | 第10-16页 |
1.1 共同犯罪基础理论 | 第10-13页 |
1.1.1 共犯与正犯划分依据 | 第10-11页 |
1.1.2 犯罪共同说与行为共同说 | 第11-12页 |
1.1.3 共犯从属性说与共犯独立性说 | 第12-13页 |
1.2 身份与身份犯界定 | 第13-16页 |
1.2.1 身份概念及基本类型 | 第13-14页 |
1.2.2 身份犯及其基本分类 | 第14-16页 |
2 共同犯罪与定罪量刑身份 | 第16-30页 |
2.1 共同犯罪与定罪身份 | 第16-27页 |
2.1.1 共同正犯与定罪身份 | 第16-23页 |
2.1.2 狭义共犯与定罪身份 | 第23-27页 |
2.2 共同犯罪与量刑身份 | 第27-30页 |
2.2.1 共同犯罪与量刑身份问题处理原则 | 第27页 |
2.2.2 共同犯罪量刑与身份犯 | 第27-30页 |
3 共同犯罪与消极身份 | 第30-36页 |
3.1 共同犯罪与阻却违法性身份 | 第31-32页 |
3.2 共同犯罪与阻却刑事可罚性身份 | 第32页 |
3.3 共同犯罪与亲属消极身份 | 第32-36页 |
3.3.1 亲属消极身份法理阐述 | 第32-34页 |
3.3.2 亲属相盗问题处理原则 | 第34-35页 |
3.3.3 共同犯罪与亲属消极身份 | 第35-36页 |
结论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后记 | 第39-4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