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语言学论文--语文教学论文

二战后美国高等院校外语教育发展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2-42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12-16页
    1.2 研究的意义第16-18页
    1.3 核心概念的界定第18-22页
    1.4 文献综述第22-37页
    1.5 研究内容第37-38页
    1.6 研究视角与方法第38-40页
    1.7 论文框架第40-42页
2 二战前美国高等院校外语教育的发展第42-76页
    2.1 南北战争前的美国高等院校外语教育第42-58页
    2.2 南北战争至二战时期的美国高等院校外语教育第58-74页
    2.3 本章小结第74-76页
3 二战后美国高等院校外语教育政策的发展第76-125页
    3.1 二战后美国联邦政府的高等院校外语教育政策第76-102页
    3.2 美国外语专业协会关于高等院校外语教育的政策第102-112页
    3.3 二战后高等院校关于外语教育政策的变化第112-122页
    3.4 本章小结第122-125页
4 二战后美国高等院校外语语种的变化第125-158页
    4.1 影响高等院校外语语种选择的一般性因素第125-134页
    4.2 二战后美国高等院校外语语种的发展变化第134-146页
    4.3 二战后美国高等院校外语语种变化的原因分析第146-156页
    4.4 本章小结第156-158页
5 二战后美国高等院校外语教育课程的变化第158-194页
    5.1 战后高等院校外语课程开设的变化第158-167页
    5.2 外语课程开设机构的变化第167-176页
    5.3 二战后外语课程发展变化的原因分析第176-192页
    5.4 本章小结第192-194页
6 二战后美国高等院校外语教育评估的发展第194-237页
    6.1 二战后高等院校学生外语学习的评估第194-206页
    6.2 二战后高等院校外语教师评估的发展第206-215页
    6.3 二战后高等院校外语项目(program)评估的发展第215-222页
    6.4 外语教育评估发展的原因分析第222-234页
    6.5 本章小结第234-237页
7 结语:借鉴与超越——建立与我国国际地位相适应的高等院校外语教育体系第237-247页
    7.1 研究结论第237-240页
    7.2 建立与我国国际地位相适应的高等院校外语教育体系第240-244页
    7.3 研究的创新和局限第244-247页
后记第247-251页
参考文献第251-278页
附录1 2000年美国高等院校分类表第278-280页
附录2 Title Ⅵ项目国家资源中心(即各种不同区域中心)资源中心申请竞争优先项说明第280-282页
附录3 2009年美国高等院校注册率排名前七的现代外语(从其七到一排列,不包括西班牙语)第282-283页
附录4 包括拉丁语和古希腊在美国高校较为普遍教授现代语言的注册人数第283-284页
附录5 1968年-2009年美国高等院校去除拉丁语和希腊语外语注册总人数第284-285页
附录6 美国外语系协会关于教学、评估和学术研究好的做法声明(节选)第285-288页
附录7 爱荷华大学西班牙语与葡萄牙语系毕业生毕业访谈草案(1994年版)第288-290页
附录8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科研成果第290-291页

论文共2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根本途径研究--基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分析
下一篇:萨尔浒之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