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道路工程论文--路基、路面工程论文--路面工程论文

公路路面动态摩擦系数相关性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5页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9-12页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第12-14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第14-15页
第二章 路面摩擦性能机理及影响因素第15-21页
    2.1 路面摩擦学理论第15-16页
    2.2 路面构造特征第16-18页
        2.2.1 微构造特征第17页
        2.2.2 粗构造特征第17-18页
        2.2.3 大构造特征第18页
        2.2.4 平整度特征第18页
    2.3 路面抗滑性能影响因素分析第18-20页
        2.3.1 交通量第18-19页
        2.3.2 车辆轮胎第19页
        2.3.3 车辆行驶速度第19页
        2.3.4 气候环境第19-20页
    2.4 本章小结第20-21页
第三章 路面构造及抗滑性能检测方法及评价指标对比分析第21-57页
    3.1 路面纹理构造检测方法及试验仪器分析第21-26页
        3.1.1 直接测量法第21-25页
        3.1.2 间接测量法第25-26页
        3.1.3 间接表征法第26页
    3.2 平整度检测方法及试验仪器分析第26-30页
        3.2.1 3m 直尺测定法第26-27页
        3.2.2 连续式平整度仪法第27-28页
        3.2.3 车载式颠簸累积仪法第28页
        3.2.4 车载式激光平整度仪法第28-30页
    3.3 路面抗滑性能测试方法及试验仪器分析第30-50页
        3.3.1 定点测试方法第30-32页
        3.3.2 连续式测试方法[39~41]第32-50页
    3.4 各国路面抗滑性能评价指标对比分析第50-56页
        3.4.1 美国路面摩擦系数评价指标第50页
        3.4.2 加拿大路面摩擦系数评价指标第50-51页
        3.4.3 英国路面摩擦系数评价指标第51-52页
        3.4.4 德国路面摩擦系数评价指标第52页
        3.4.5 瑞士路面摩擦系数评价指标第52-53页
        3.4.6 丹麦路面摩擦系数评价指标第53页
        3.4.7 比利时路面摩擦系数评价指标第53页
        3.4.8 意大利路面摩擦系数评价指标第53页
        3.4.9 西班牙路面摩擦系数评价指标第53页
        3.4.10 澳大利亚路面摩擦系数评价指标第53-54页
        3.4.11 日本路面摩擦系数评价指标第54页
        3.4.12 国内路面摩擦系数评价指标第54-56页
    3.5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四章 动态摩擦系数测定仪相关性分析第57-67页
    4.1 动态摩擦系数测定仪组成与测定原理第57-59页
    4.2 试验场所及条件第59-61页
    4.3 DFT 的稳定性和重复性分析第61页
    4.4 DFT 与横向力系数测定车相关性分析第61-65页
    4.5 DFT 与摆式测定仪相关性分析第65-66页
    4.6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五章 路面抗滑性能变化规律分析第67-79页
    5.1 路面构造深度对抗滑性能的影响分析第67-71页
    5.2 交通量对抗滑性能的影响分析第71-78页
        5.2.1 现场调查结果第71-72页
        5.2.2 BPN 的衰变情况第72-73页
        5.2.3 DF 的衰变情况第73-74页
        5.2.4 MTD 的衰变情况第74-76页
        5.2.5 对高速公路 SFC 多年观测结果分析第76-77页
        5.2.6 文献调查的结果第77-78页
    5.3 本章小结第78-79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79-81页
    6.1 结论第79-80页
    6.2 展望第80-81页
参考文献第81-84页
致谢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低碳视角下的步行交通规划策略研究
下一篇:高性能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