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

论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引言第9-13页
1 网络隐私权概述第13-19页
    1.1 网络隐私权的界定第13-16页
        1.1.1 隐私权的概念第13页
        1.1.2 网络隐私权的概念第13-14页
        1.1.3 网络隐私权的特征第14-16页
    1.2 网络隐私权的内容第16-17页
        1.2.1 网络用户享有知悉权第16页
        1.2.2 网络用户享有选择权第16页
        1.2.3 网络用户享有控制权第16-17页
        1.2.4 网络用户享有安全请求权第17页
    1.3 网络隐私权客体的范围第17-19页
        1.3.1 个人数据第17-18页
        1.3.2 个人活动第18页
        1.3.3 个人领域第18-19页
2 侵犯网络隐私权责任的认定第19-26页
    2.1 侵犯网络隐私权的归责原则第19-20页
    2.2 侵犯网络隐私权的构成要件第20-26页
        2.2.1 侵权行为第20-23页
        2.2.2 损害结果第23页
        2.2.3 因果关系第23-24页
        2.2.4 过错第24-26页
3 侵犯网络隐私权的责任承担第26-32页
    3.1 侵犯网络隐私权的责任主体第26-27页
        3.1.1 网络用户第26页
        3.1.2 网络内容服务商第26-27页
        3.1.3 网络平台中间商第27页
    3.2 侵犯网络隐私权的责任类型第27-29页
        3.2.1 直接侵权人的责任第27页
        3.2.2 间接侵权人的责任第27-28页
        3.2.3 共同侵权责任第28-29页
    3.3 侵犯网络隐私权的责任承担方式第29-32页
        3.3.1 损害赔偿第29-30页
        3.3.2 其他侵害网络隐私权的责任承担方式第30-32页
4 我国网络隐私权保护不足及完善第32-44页
    4.1 我国网络隐私权保护的不足第32-36页
        4.1.1 网络隐私权立法保护的不足第32-33页
        4.1.2 网络隐私权司法保护的不足第33-35页
        4.1.3 网络隐私权相关配套措施的不足第35-36页
    4.2 各国网络隐私权保护模式之比较借鉴第36-39页
        4.2.1 网络隐私权保护之国外模式第36-38页
        4.2.2 网络隐私权保护模式之比较借鉴第38-39页
    4.3 我国网络隐私权保护的完善第39-44页
        4.3.1 网络隐私权立法保护的完善第39-41页
        4.3.2 网络隐私权司法保护的完善第41-42页
        4.3.3 网络隐私权相关配套措施保护的完善第42-44页
结论第44-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后记第48-4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风险社会视域下刑法规制对策研究
下一篇:辩诉交易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