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10-12页 |
1.2 研究目标和意义 | 第12-14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7-20页 |
第2章 相关技术研究 | 第20-34页 |
2.1 Xen的内存虚拟化技术 | 第20-24页 |
2.1.1 Xen的体系结构 | 第20-21页 |
2.1.2 伪物理内存 | 第21-22页 |
2.1.3 三层地址翻译 | 第22页 |
2.1.4 虚拟机之间的内存隔离 | 第22-24页 |
2.1.5 DMA访问控制 | 第24页 |
2.2 虚拟化平台内存管理模型研究现状 | 第24-28页 |
2.2.1 全隔离独占式分配机制 | 第24-25页 |
2.2.2 透明页面共享策略 | 第25页 |
2.2.3 基于页面内容共享策略 | 第25页 |
2.2.4 内存超额分配(Memory Overcommitment) | 第25页 |
2.2.5 Balloon页面回收机制 | 第25-27页 |
2.2.6 MMU-Notifier机制 | 第27-28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2.4 多场景下的内存优化技术 | 第30-3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第3章 内存资源全局优化模型 | 第34-42页 |
3.1 内存资源全局优化模型 | 第34-35页 |
3.2 虚拟机内部预留内存 | 第35-36页 |
3.3 全局空闲内存池 | 第36-39页 |
3.3.1 全局空闲内存池的必要性 | 第36页 |
3.3.2 虚拟机与空闲内存池的交互机制 | 第36-37页 |
3.3.3 内存访问机制设计 | 第37-39页 |
3.4 支持远程内存访问以及透明寻址的Xen | 第39-4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4章 内存资源全局优化策略 | 第42-56页 |
4.1 内存资源全局优化基本方法 | 第42-43页 |
4.2 最小边界值的计算 | 第43-44页 |
4.3 内存资源优化调节算法 | 第44-53页 |
4.3.1 虚拟机内部调节与全局调节 | 第44-47页 |
4.3.2 虚拟机内部调节策略 | 第47-50页 |
4.3.3 全局调节策略 | 第50-53页 |
4.4 本章小节 | 第53-56页 |
第5章 实验结果及性能分析 | 第56-64页 |
5.1 实验平台 | 第56页 |
5.2 内存全局优化算法有效性 | 第56-59页 |
5.2.1 虚拟机内部调节有效性 | 第56-58页 |
5.2.2 全局调节有效性 | 第58-59页 |
5.3 性能测试 | 第59-60页 |
5.4 可扩展性 | 第60-62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4-66页 |
6.1 结论 | 第64-65页 |
6.2 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2页 |
致谢 | 第72-74页 |
科研项目和论文工作情况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