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1 时代背景 | 第9页 |
1.1.2 理论背景 | 第9-10页 |
1.1.3 实践背景 | 第10页 |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1.3 研究内容的界定 | 第11页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1.4.1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1.4.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径 | 第12-15页 |
1.5.1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5.2 技术路径 | 第13-15页 |
第二章 理论研究综述 | 第15-27页 |
2.1 价值哲学的相关理论研究 | 第15-21页 |
2.1.1 价值哲学 | 第15-16页 |
2.1.2 价值与价值观 | 第16-17页 |
2.1.3 价值观的相关问题 | 第17-21页 |
2.2 城市规划的相关理论研究 | 第21-23页 |
2.2.1 城市规划的哲学研究 | 第21页 |
2.2.2 城市规划的历史研究 | 第21-22页 |
2.2.3 城市规划的社会学研究 | 第22-23页 |
2.3 城市规划价值观的相关研究进展 | 第23-25页 |
2.3.1 西方的城市规划价值观研究 | 第23-24页 |
2.3.2 我国的城市规划价值观研究 | 第24-2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第三章 城市规划价值观演变的研究方法 | 第27-39页 |
3.1 城市规划价值观的结构分解 | 第27-30页 |
3.1.1 城市规划价值观的构成 | 第27页 |
3.1.2 政治价值观 | 第27-28页 |
3.1.3 经济价值观 | 第28页 |
3.1.4 社会价值观 | 第28-29页 |
3.1.5 文化价值观 | 第29页 |
3.1.6 生态价值观 | 第29-30页 |
3.2 城市规划价值观演变的分析维度 | 第30-31页 |
3.2.1 横向分析维度 | 第30页 |
3.2.2 纵向分析维度 | 第30-31页 |
3.3 研究城市规划价值观演变的方法生成 | 第31-38页 |
3.3.1 研究资料的选取 | 第31-32页 |
3.3.2 研究方法的选取 | 第32-33页 |
3.3.3 研究案例的选取 | 第33-35页 |
3.3.4 研究步骤的说明 | 第35-3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我国当代城市规划的价值观演变——以南京市为例 | 第39-69页 |
4.1 研究案例的概况 | 第39-41页 |
4.1.1 南京的城市概况 | 第39-40页 |
4.1.2 南京的城市规划发展概况 | 第40页 |
4.1.3 南京的历版城市总体规划概况 | 第40-41页 |
4.2 城市规划政治价值观的演变 | 第41-46页 |
4.2.1 内部构成的演变 | 第42-44页 |
4.2.2 外部关系的演变 | 第44-46页 |
4.2.3 对我国当代城市规划的政治价值观演变的总结 | 第46页 |
4.3 城市规划经济价值观的演变 | 第46-51页 |
4.3.1 内部构成的演变 | 第46-49页 |
4.3.2 外部关系的演变 | 第49-50页 |
4.3.3 对我国当代城市规划的经济价值观演变的总结 | 第50-51页 |
4.4 城市规划社会价值观的演变 | 第51-55页 |
4.4.1 内部构成的演变 | 第51-53页 |
4.4.2 外部关系的演变 | 第53-55页 |
4.4.3 对我国当代城市规划的社会价值观演变的总结 | 第55页 |
4.5 城市规划文化价值观的演变 | 第55-60页 |
4.5.1 内部构成的演变 | 第55-58页 |
4.5.2 外部关系的演变 | 第58-59页 |
4.5.3 对我国当代城市规划的文化价值观演变的总结 | 第59-60页 |
4.6 城市规划生态价值观的演变 | 第60-64页 |
4.6.1 内部构成的演变 | 第60-63页 |
4.6.2 外部关系的演变 | 第63-64页 |
4.6.3 对我国当代城市规划的生态价值观演变的总结 | 第64页 |
4.7 对我国当代城市规划价值观演变的总结 | 第64-68页 |
4.7.1 价值观构成的演变 | 第64-67页 |
4.7.2 价值观内容的演变 | 第67-68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五章 城市规划价值观的优化演进 | 第69-77页 |
5.1 我国城市规划价值观的现状问题 | 第69-70页 |
5.1.1 对立与统一的矛盾 | 第69页 |
5.1.2 务实与超前的冲突 | 第69-70页 |
5.1.3 应然与实然的差距 | 第70页 |
5.2 城市规划价值观的演进机制 | 第70-73页 |
5.2.1 城市规划价值观的发生机制 | 第71页 |
5.2.2 城市规划价值观的演进规律 | 第71-72页 |
5.2.3 城市规划价值观的作用原理 | 第72-73页 |
5.3 对城市规划价值观优化演进的引导 | 第73-75页 |
5.3.1 优化的方向 | 第73-74页 |
5.3.2 优化的路径 | 第74-7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5-77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7-81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77-78页 |
6.1.1 核心问题的研究结论 | 第77页 |
6.1.2 研究结论的双重意义 | 第77-78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78-81页 |
6.2.1 本次研究的不足 | 第78页 |
6.2.2 未来研究的方向 | 第78-81页 |
致谢 | 第81-83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83-85页 |
插图和附表清单 | 第85-87页 |
附录一 访谈记录 | 第87-89页 |
附录二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9-90页 |